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儿童精神发育迟滞的原因及护理
2024-04-26 17:21:39
作者:罗玲
作者单位:广西钦州市浦北县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儿童精神发育迟滞也被称作神经发育障碍,是指18岁以下儿童智力明显低于同龄儿童,通常指智商低于70,而且个人生活能力低下,社会职责履行方面难以完成,多会在表达、计算、阅读理解、运动等多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低下。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于5岁以下婴幼儿,或是学龄前儿童,则会被称作发育迟缓。根据患儿智商的不同,可以将该病分为轻、中、重、极重四个等级。对于该病当前尚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临床治疗多会对患儿进行教育和指导其进行康复训练、心理治疗,对于患病原因明确的患儿可进行对症治疗,所以需了解该病患儿得病原因。本文将针对儿童发育迟滞原因进行分析,并谈谈如何对其进行护理,希望可以给相关家长提供参考。

儿童精神发育迟滞原因

1.遗传因素:研究发现,遗传是导致该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患儿出现基因突变,发生染色体异常等都会导致该病的发生。此外,如果家族存在该病相关历史,那么后代儿童发生该病的概率也会比较高,还有先天性脑积水、神经管闭合不全等,也可能引发该病的发生。

2.环境因素:从出生前角度来说,如果妊娠期孕妇出现母体感染,特别是妊娠早期感染,如,巨细胞病毒感染、流感病毒感染、HIV病毒感染、梅毒螺旋体感染等,而且如果妊娠期孕妇用药不当,或是不间断抽烟、喝酒、吸毒等,或是本身患者糖尿病、严重贫血、甲状腺疾病等都可能引发该病。从出生时角度来说,如果产妇生产时胎儿出现脐带绕颈或难产、早产等引发胎儿出现颅脑损伤、缺氧的情况,也可能引起儿童精神发育迟滞的出现。从出生后角度来说,如果胎儿在新生儿期或婴幼儿期因严重中毒、身体损伤、发生感染等导致颅脑神经系统受损,或是因为缺少文化教育、家庭生活环境比较差而引起社会心理问题,或是因为患病、重金属中毒没有得到有效治疗而损伤脑部神经、因缺碘引发呆小症、因营养不足阻碍智力发育等都可能成为导致儿童精神发育迟滞发病的原因。

儿童精神发育迟滞护理措施

对于儿童精神发育迟滞患儿而言,有效的护理非常重要,因为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促使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增强,下面就谈谈该病如何护理:

1.安全护理:患儿居住的场所应尽量保持安全、简单、整洁,不要在其中放置危险物品,最好每天都要检查是否存在危险物品,还要时刻关注患儿行为,如果其做出危险性行为,如,登高、攀爬等,就要及时制止。此外,还要注意观察患儿动态,耐心倾听其表述,时刻注意不安全因素的出现,以免发生意外。

2.生活护理: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低下,家属需根据其实际情况帮助或代替其料理个人生活,如吃饭、上厕所、梳洗、穿衣服等等。此外,还要对他们进行生活自理训练,通过耐心地教育和反复训练帮助他们逐渐提升生活自理能力,使得他们能够适应周围环境,可以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同时还要对他们的劳动技能进行培育,让他们可以具备自食其力能力,从而可减轻家庭负担。

3.饮食护理:为了确保精神发育迟滞患儿能够获得充足营养,家属需要给他们创造良好的用餐环境,让他们可以安心用餐,同时还需根据其实际情况协助其进食,以确保其可以吃饱,可以获得充足营养。如果患儿不能自主控制食量,家属还要时刻关注其进食量,以免其暴饮暴食。

4.心理护理: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往往出现认知和记忆力障碍,他们的行为看起来和常人存在一定差异,情绪也容易激动、暴躁,所以还需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可通过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需要注意的是,和该病患儿进行沟通时,因为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比较差,所以应使用简单明了的语句,还要注意保持耐心和和蔼的态度。

5.认知能力培养: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在认知能力方面也存在不足,所以需对其这方面能力进行培养,以便其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可以掌握基本的社会交往能力。相关人员可以借助颜色、形状、数字等认知游戏,或是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游戏等来提升他们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

总之,儿童精神发育迟滞多是因为遗传和环境因素导致,对于该病患儿必须对他们进行护理,可以从安全、生活、因素、心理、认知能力培养等多方面为他们提供护理,以便提升他们的自理能力、生活质量等。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