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年轻人而言,无意间摔倒了爬起来就可以,通常不会有太大危险性,但老年人生理状态往往随着年龄增长而日益衰退,多合并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现象。而骨质疏松与髋部骨折的发生息息相关,因这类疾病如果没有坚持进行规范性干预,久而久之,患者亦会因钙质持续流失、骨脆性增加、骨密度减退而“中招”,仅在轻微的外伤作用下,甚至打喷嚏、咳嗽便会造成骨折。
髋部骨折概述
髋部骨折包括股骨粗隆间骨折与股骨颈骨折,发病后患者因伴随髋部疼痛、活动受限、患肢畸形等症状需长期卧床休养,而老年人身体状态本就不及青中年人,长期卧床更是“雪上加霜”,很多患者会因此而合并相应的并发症以增加死亡率,如压疮、坠积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我们以坠积性肺炎为例,因患者长期卧床,其呼吸道清除功能也会随之减弱,无法充分将痰液排出体外,最终因大量痰液聚集于肺部以并发感染性病变,未及时治疗情况下可导致死亡。除上述并发症以外,老年人多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而这也是增加其临床病死率的关键。
髋部骨折的治疗
国内外学者均认为,髋部骨折患者手术疗效优于保守治疗,因前者可在短时间内愈合骨折,最大程度恢复或改善其关节功能,随着现代外科医疗领域的日益完善,在完善术前准备、强调术后康复治疗及并发症防控的情况下,多数患者可获得满意疗效。像内固定术、髋关节置换术对于髋部骨折均发挥了理想疗效,前者以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为主,原理为借助螺旋刀片作为近端拉力螺钉,并缓慢旋转将其置入,以提高髓内钉于骨折部位的契合程度,虽然疗效较为优异,但骨折断端不稳定、内固定松动等情况时有发生,认为与老年患者股骨颈血运功能差等因素有关。
而髋关节置换术原理为利用人工假体以代替病变关节功能,可参照患者之间多方面个体差异合理选择半髋/全髋关节置换术予以治疗,结合相应资料分析,此类治疗方案疗效较前者而言更优异,因其短时间内便可帮助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避免因长期卧床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性,且相对此类术式手术所需时间较短,避免患者床面长期暴露。
如何预防髋部骨折?
首先,应积极干预骨质疏松,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朋友,可遵医嘱应用碳酸钙片、阿仑膦酸钠片、维生素D3胶囊等药物,准备三餐时可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蘑菇、沙丁鱼、牛奶、豆制品……保持高钙、低盐的饮食原则,注重蛋白质的适量补充。很多老年人有吸烟、饮酒的习惯,长期吸烟饮酒可影响钙吸收,以减弱骨骼功能,建议戒烟限酒。而平日里我们也应多晒太阳,适当锻炼,如跳广场舞、打太极拳等。
另外要注意增强老人的防范意识,在规避髋部骨折方面,防跌倒也是关键,我们应为长辈选择尺寸适宜的衣服与鞋子,以免其在日常活动时滑倒;而床边、卫生间内我们也可以添置一些防滑设施,像防滑垫、扶手等均可。另一方面,我们日常遛弯、锻炼时应尽量选择平整、照明充足的路面,且路面性质也不应过度光滑。对于恶劣天气,建议为老人提供拐杖,拐杖应长度合适,且承重性强,如果没有拐杖,可由亲属于一旁搀扶,走路时可保持脚心略微向外的走路姿势,这也有助于平稳重心,防止摔倒,且家门口也应放置吸水性良好的脚垫。在此期间,应询问老人是否出现头晕、肢体无力等症状,一旦出现,应立刻停止行走,原地坐下,倘若不慎摔倒,应立刻将其安放至适当场所并拨打120急救电话,如老年人自行出门时摔倒,且无法爬起,则应由仰卧位调整为俯卧位,期间尽可能求救路人,或与家属联系,必要时可在老人口袋里放置防走失卡片,当中附有家属电话、家庭住址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