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高血压患者需要检查哪些项目?
2024-04-30 14:56:50
作者:王兴菊
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医院  

在临床中,高血压属于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在发病后,相关医务人员需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采取准确及时的检查方式明确患者病情,并采取针对性治疗,从而获得良好预后。

高血压基本概述

高血压,也被称为高血压病或高血压性心血管病,是指在动脉血压持续高于正常范围的情况下,心脏通过收缩将血液推送到身体各部位的劲度增加。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并不完全清楚,但与以下因素有关:1.遗传因素:家族史中有高血压的患者,个体患高血压的风险更高。2.生活方式因素: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高盐饮食、肥胖、缺乏体育锻炼、酗酒、吸烟等生活习惯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3.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血管逐渐硬化,血压普遍升高。4.其他疾病:某些疾病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心脏病等也可导致高血压。高血压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在一些情况下,会出现以下临床症状:1.头痛:尤其是早晨起床时。眩晕:常出现在快速站立或突然改变体位时。2.心悸:感觉心脏跳动速度加快、有力或不规则。3.呼吸困难:由于高血压引起心脏负荷增加,导致心脏功能受损。在长期高血压的情况下,可引起心脏、血管、肾脏等目标器官损伤,进而导致心脏病、脑卒中、冠心病、肾脏疾病等严重并发症。

高血压危害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负荷增加,使心脏肌肉扩张和壁厚度增加,增加了心脏病、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的风险。高血压可引起脑动脉硬化和血管壁变性,增加了中风、脑出血和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高血压是慢性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高血压会损伤肾小球和肾小管,最终导致肾功能受损。高血压可导致眼底血管病变,引发视网膜病变,进而导致视力丧失。高血压加速了动脉硬化的发生和进展,使血管变得僵硬和狭窄,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高血压还影响其他器官和系统,如心律失常、血管损伤、性功能障碍等。

高血压检查项目

1.定期血压测量。通过血压计测量血压值,通常在医院、诊所或家庭环境中进行。可以使用传统的手动血压计或电子血压计。

2.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患者佩戴一个便携式血压计设备,连续24小时自动记录血压值。这种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血压状况,使医生了解到不同时间段的血压变化。

3.心电图(ECG)。用电极记录心脏的电活动,可以评估心脏情况,排除心脏疾病对高血压的影响。

4.血液检查。包括抽血检查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如血糖、血脂等)、肾功能和电解质水平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确定是否存在其他潜在的导致高血压的原因。

5.尿液检查。通过分析尿液样本,可以评估肾功能以及排除其他引起高血压的病因。

6.超声心动图。利用超声波检查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情况,评估是否存在心脏病变。

7.目标器官损害评估。通过眼底检查、心脏CT、肾脏超声等检查,评估高血压对目标器官(如眼睛、心脏、肾脏)的影响程度。

8.其他相关检查。根据医生的判断,需要进行其他进一步的检查,如心血管影像学检查(如核磁共振成像)、动脉硬化检查(如颈动脉超声)等。

高血压的注意事项

按照医生的建议准时服用处方药物,不要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如果有不适或不良反应,及时向医生报告。采用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糖食物的摄入。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超重和肥胖。如有需要,可咨询专业人士,制定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计划。根据医生指导,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血压升高过快。尽量戒烟,避免二手烟。限制酒精摄入,限制咖啡、茶和含咖啡因的饮料的摄入。咨询医生关于适当的摄入量。保持充足的睡眠,减少压力和焦虑情绪,积极采取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定期测量血压,以确保血压处于合理控制范围。定期复诊,按时进行相关检查,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和指导。高血压患者要关注心脑血管疾病、肾脏问题和眼底病变等并发症的防控,定期接受相关检查和评估。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