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DR检查?
DR检查就是我们常说的拍片子,主要是借助X射线的穿透力成像,在检查过程中,就类似于给人体内部拍了一幅平面影像图片,由于拍片时人体的密度不同,所以所呈现出的胶片密度也就有所差异。因此我们在观察片子时,发现骨头的成像偏白,软组织颜色并不明显。
2、DR片的优点与不足
优点:与CT检查相比,DR片的X线曝光剂量相对更小,更低于防护。比如研究指出一张普通胸片的X线摄影曝光量只是胸部CT的1/10。
不足:DR检查所呈现出的图像,骨骼表现更为清晰,更适合应用于查看骨折和骨质增生等情况,而且本检查只只能提供二维平面图像,对组织前后的重叠与密度分辨率相对较低,而且成像效果会受到衣物、收拾以及过厚软组织的影响,所以常用于疾病的初步检查。
3、DR检查的项目有效哪些?
(1)常规X线检查:适合用于常规体检(胸片)、骨折患者、胸腔积液、气胸。
(2)腹部检查:若考虑患有消化道穿孔,会进行立位腹平片检查;考虑为结石的,由于DR平片显影效果好,也会进行腹部检查。
(3)特殊X线检查:对乳腺病灶具有较高敏感性、特异性的乳腺钼靶检查;口腔X线检查及其他造影技术。
4、如何配合拍好DR片
(1)准备工作
①患者准备:拍摄前需要将所有的金属物品摘除,包括首饰、手表、带有拉链和金属扣的衣物、皮带、硬币等,不可穿着有闪钻、亮片的衣物、带有钢圈和金属口的内衣,以免出现伪影影响图像质量。
②儿童准备:由于儿童年龄较小,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检查时需要家属的陪同,家属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做好个人防护,安抚患儿的情绪,保障检查顺利进行。
③外伤患者:骨折和疑似出血的患者,需要在初步处理后再进行DR检查。
(2)呼吸管理
在拍摄胸部和腹部时,医生一般会指导检查者先吸气,然后屏息,检查时要注意配合医师哦~
(3)体位固定
医生在固定好体位后,医生会叮嘱您不要乱动,所以在拍摄过程中要注意维持身体与姿势的稳定,避免乱动使得图像模糊不清。
(4)特殊群体
婴幼儿、青少年、儿童、育龄妇女、孕妇等特殊群体,属于辐射伤害的高危人群,所以要注意尽量慎重或避免进行放射线照射检查。孕妇、备孕期在必要的情况下,尽量不要进行DR检查,必须需要检查的,建议先咨询医生,在知情的前提下做好相关防护措施后再检查。
5、为什么拍完DR还要拍CT?
有的患者在检查时会存在疑问:“为什么拍完DR还要拍CT呢?”,这是由于两种检查方式的影响表现形式不同,DR属于数字X线摄影的一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X线平片。CT采集的是容积数据,所呈现出的是二维断层影像。比如,使用DR平片检查橙子是将其压扁,观察形态结构;CT则是将橙子切成一片一片的,观察它的内部结构。
在常规检查时,医生会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一般结合病情建议进行DR检查,原因是DR检查的成本更低,所带来的辐射剂量更小。如果您在接受DR检查后,医师又建议您进行CT检查,主要是出现了以下两种情况:
(1)病变检查发现病变,但不能对病变定性、定位。比如在胸部检查时,平片无法确定病灶是炎症,是结核,还是肿瘤,也无法观察具体形态,需要通过CT扫描,对病灶定性,了解病变与组织的关系,确定治疗方案。
(2)外伤患者在接受DR检查后已经发现异常,但是无法全面的观察病灶,则需要通过CT检查来多方位观察内部结构,完善治疗方案。
上述就是DR拍片的相关知识,您了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