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儿童镇静是指尽可能无创地使用镇静药物缓解焦虑和恐惧,使小朋友比较迅速安全地进入中、深度睡眠状态,在一个安全舒适的状态下配合医务人员接受各项检查和治疗,特别是带有强烈噪音的核磁共振检查和其它有刺激的治疗,这对提高孩子检查和治疗的成功率以及准确率有着明显的帮助,为医护人员提供更为良好的工作环境。
其次,镇静可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提高检查效率。儿童检查依从性差、效率低、安全性弱是多年来困扰患儿就医的难题,儿童的不配合可能会导致检查结果的误差,既延误病情诊治,又增加患儿和家属的痛苦,也给医生诊疗带来巨大困难,一直是儿科临床上的难题。同时在一些需要儿童合作的检查项目中,如影像、电生理、及功能等相关检查中,通过使用镇静药物可以降低这种风险,让儿童处于安静状态,更容易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检查过程,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再者,镇静还可以减少儿童在检查过程中的躁,有些检查项目可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不适,提高检查的舒适度,提高了检查质量,提升了医生对患儿的精准诊疗,为患儿提供“无哭声”“有温度”的舒适化医疗服务体验。减少检查过程中的抵抗和反感情绪,让他们更轻松的度过整个检查过程。
麻醉医师对患儿进行充分评估,医生会在详细了解小孩身体状况和以往病史的情况下,选择对个体最有效、精准、安全的方式进行镇静,并全程密切监护,力求在安全、舒适的情况下完成各项检查。根据病情及检查和治疗需要,制定个体化镇静方案,医院目前推广的是咪哒口服液+右美托咪定滴鼻相结合的方法,同时静脉给药相结合的多种补救方案,具有无创、安全、效果确切、快速复苏等优点,可以明显提高孩子各项检查效率及家长满意度。
因为镇静药用量小、时间短、代谢快,儿童镇静对孩子影响微乎其微。全世界至今没有研究报道儿童镇静会影响小朋友的发育和智力。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镇静也存在注意事项,家长和医务人员应该了解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以确保儿童的安全和健康。医生会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健康状况以及需要进行的医疗程序来制定个性化的用药计划,家长在使用镇静药物前,应该向医生提供详细的儿童健康情况,包括过敏史、药物过敏史等,以帮助医生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另一方面,家长在儿童接受镇静药物之前,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如镇静前需要禁食,清饮料禁食1小时,流质禁食2小时,固体食物禁食3小时等,遵守这些规定可以确保药物的吸收和效果,并减少呕吐的风险。同时,家长需要充分了解儿童镇静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和潜在风险,密切观察儿童的反应,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报告。此外,家长应提前安排好儿童的陪同和照顾事宜,在儿童接受镇静药物时,他们可能会出现行动不便或反应迟钝的情况,因此需要家长或护理人员的照顾和监护,部分儿童还可能会出现恍惚、头晕、恶心等不适感,需在专业医护人员的监护下进行充分的恢复,直至完全清醒和症状缓解为止。
总而言之,儿童镇静在检查中具有重要性且带来诸多好处。通过镇静,可以有效减轻儿童的焦虑和恐惧情绪,保证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减少疼痛感受,保护儿童的安全和利益。因此,在儿童进行检查时,合理选择合适的镇静方式,对于提高检查效率和保障儿童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使用镇静时,需注意选择合适的方式、全面评估儿童的体格状况、严格控制药物用量、保证安全监测和恢复等方面的注意事项,以确保儿童的健康和安全。希望通过儿童镇静的科普,家长和社会大众能够更加了解和关注儿童镇静的重要性,共同为患儿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