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一文读懂PICC究竟是怎么回事
2024-04-26 10:30:21
作者:郭珊珊
作者单位:枣强县人民医院
近年来,PICC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临床输液、药物给药的重要途径。本文将对PICC的原理、应用和优势进行全面解析,帮助大家深入了解这一技术。

一、PICC的原理与应用

1.原理简介

PICC,全称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即外周插入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长期、稳定、安全地进行静脉输液的方法。它通过将导管插入患者的外周静脉,逐渐深入至中心静脉,使药物直接进入大静脉回流,降低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减少局部组织炎症和血管痉挛。这种输液方法具有降低药物浓度在血管内波动,减少局部组织炎症和血管痉挛等优点,从而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

2.应用范围

PICC适用于长期输液、药物浓度较高、药物刺激性强、静脉营养支持等患者。例如,肿瘤化疗、抗生素治疗、肠外营养支持等领域,PICC技术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它能够有效降低药物对局部血管的刺激,减少血管痉挛和炎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此外,PICC还可以避免频繁更换静脉输液部位,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PICC的优势

(1)降低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减少局部组织炎症和血管痉挛。

(2)适用于长期输液,避免频繁更换静脉输液部位。

(3)药物直接进入大静脉回流,提高药物利用率。

(4)适用于药物浓度较高、药物刺激性强的药物。

(5)在肿瘤化疗、抗生素治疗、肠外营养支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4.PICC的适应症

(1)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

(2)药物浓度较高,需要长时间输液的患者。

(3)药物刺激性强,容易引起局部组织炎症和血管痉挛的患者。

(4)需要进行静脉营养支持的患者。

(5)肿瘤化疗、抗生素治疗、肠外营养支持等领域的患者。

5.PICC的注意事项

(1)插入导管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定期检查导管位置,确保在中心静脉内。

(3)注意导管护理,保持导管通畅,防止堵塞。

(4)观察患者局部皮肤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红肿、疼痛等炎症表现。

(5)在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二、PICC的优势分析

1.降低药物对血管的刺激:

PICC导管将药物直接注入中心静脉,迅速进入大静脉回流,减少局部血管药物浓度,降低血管炎、静脉炎风险。对于长期药物治疗患者,这是重要保障。

2.保护静脉资源:

PICC导管适用于长期输液,减少反复穿刺,保护患者有限的静脉资源。减少穿刺次数,降低组织损伤。

3.减少感染风险:

PICC导管插入简单,材质柔软,减少血管壁损伤,降低局部感染风险。长时间留置减少更换导管带来的感染风险。

4.操作简便:

PICC导管留置时间长,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提高护理效率。插入过程简单,护理人员易掌握,节省时间。高稳定性降低额外工作量。

5.患者舒适度较高:

PICC导管对患者生活影响小,提高生活质量。插入部位隐蔽,不易受限。减少穿刺疼痛,提高治疗舒适度。

三、PICC导管护理的关键要点与注意事项

1.导管护理:

在PICC导管护理过程中,定期检查导管位置是否正确、紧密固定导管免受移位或脱出的风险至关重要。此外,还需密切关注导管周围皮肤状况,如发现红肿、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处理,防止感染的发生。

2.感染预防:

为降低感染风险,护理人员需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原则,加强皮肤消毒措施。同时,遵循医院感染控制规定,避免患者之间发生交叉感染。

3.通畅检查:

定期检查PICC导管是否通畅,如发现液体滴注不畅或回抽无血等情况,应怀疑导管堵塞。此时,需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冲洗导管、更换导管或请专业医生协助处理。

4.液体滴注速度控制:

在为患者输液时,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病情、药物性质等因素,合理调整液体滴注速度,确保药物安全、有效地进入患者体内。

5.患者教育: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使其了解PICC导管的作用、护理要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通过患者教育,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