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
2023-12-08 10:59:27
作者:韦莉莉
作者单位:广西柳钢医疗有限公司医院精神科

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 而儿童的健康不仅仅体现在身体上 ,还应该体现在心理上 。现代社会中 , 生活和学 习压力 增加 ,儿童面临 的 困扰也 日 益增多 ,更加容易引发心理问题 。那么 ,家长如何更好地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呢?  需要了解以下几种常见心理问题 ,更好地关爱儿童的心理健康。

儿童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

1 . 情绪抑郁在成长的过程中 ,儿童可受他人或 自 身影响 , 产生 一定的负 面情绪 , 甚至形成挫败感 , 长期处于情绪抑郁状态 。

2 .过度依赖部分儿童常出现依赖行为 , 3岁 以上的儿童过度依赖父母或家人 , 即便玩最喜欢的玩具 , 也需要家长陪同 , 过分照顾和保护儿童 , 可导致儿童过度依赖 。

3 . 退缩行为退缩行为主要可表现为孤僻 、不合群 , 害怕与他人交流 , 害怕陌生人等 。在学校中 ,有退缩行为的儿童经常独坐 一 处 , 不跟其他学生 一起玩 , 甚至不参加集体活动 , 不愿与人讲话等 。可能与先天适应能力差有关 ,也可能是后天的环境导致 ,在家庭中过分照顾和迁就儿童 , 可造成孩子的适应能力差 。

4.逃学厌学根据 有 关 调 查  , 儿 童 中 存在 厌 学 情 绪 的 约  占5 ~ 10% 。 这些儿童可表现为对学习缺乏兴趣 , 学 习 困难 , 长期跟不上进度 。在课堂上环顾四周 、做小动作 、低声交谈 、打瞌睡 ,甚至逃学 、 旷课。

5 . 注意力不集中 , 多动儿童注意力不集中 , 多动 , 常表现为上课频繁多动 、不认真听讲 , 学习容易分心心 、专注力不集中 ,他们在做作业 、参加课堂活动或完成其他任务时 , 可能表现出粗心大意 、马虎 、容易出错等特点 。

6 .暴躁易怒一 些儿童非常冲动易怒 ,容易大发脾气 ,或有较强的攻击性 ,很多 家长以为这是因为天生性格问题 , 实际上很多 时候是心理问题 , 大多数儿童暴躁易怒与后天的教育和环境有关 。

如何更好的维持儿童心理健康?儿童阶段主要在家庭和校园环境下成长 , 为 了 维持儿童心理健康 , 需要创设良好的家庭和校园环境 , 经常给予儿童鼓励 ,与儿童进行互动 ,创造良好的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 , 具体方法如下:

1 . 为儿童提供安全 、稳定的生活环境 。 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稳定的生活环境 ,使其获得充分的安全感 。在家庭中 , 家长给予儿童关爱 , 经常与儿童沟通交流 , 了解儿童成长中的 困扰 ,并为其给予帮助 。注重良好家庭氛围的维持 , 保证家庭成员之间和谐的关系 ,尽量减少吵架和争执 , 平和的处理家庭中的问题 。学校中 ,教师注重良好校园环境的构建 ,保证儿童在校内的安全 ,给予儿童关爱与呵护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

2 . 鼓励儿童积极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儿童需要参与 一些积极的活动 , 来培养其兴趣和技能 , 同时达到修养身心的作用 。可鼓励儿童参与体育活动 、音乐或艺术活动 、 志愿服务等活动 。 增加儿童的 自信心和自尊心 , 同时可以在活动过程中结交新朋友 , 学会合作和沟通。

3 . 与儿童保持良好的沟通 。 良好的沟通有助于及时了解儿童困扰和心理问题 , 以维持儿童心理健康 。 因此 , 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 ,都应与儿童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及时了解他们的感受和问题 ,帮助或指导儿童解决困难 ,及时提供帮助 。

4 . 注重培养儿童积极的态度和情感 。通过培养儿童积极的态度和情感 , 能够使儿童形成积极向上的品质 ,在与儿童相处过程中 ,应鼓励孩子表达自 己的感受 ,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成就 , 帮助儿童学会应对困难和挫折的方法 。经常与儿童交流互动 ,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为儿童提供情感支持与适当的帮助 。

5 . 关注儿童健康问题 , 及时给予支持与帮助 。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 , 当发现儿童出现异常时 ,应给予及时帮助 ,对于心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的儿童 , 应及时就诊 , 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 接受心理干预与治疗 。总之 , 儿童的心理健康情况关系着其成长与发展 , 为了更好的关注和解决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 家长应积极认识和了解心理健康 , 加强对儿童心心理健康情况的关注 , 给予儿童更多的关爱与支持 。对于 一 些心理问题情况严重的儿童 ,应到专业心理机构或医院内寻求帮助 ,尽快解决儿童的心理问题 , 维持儿童心理健康。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