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是恶性肿瘤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肿瘤在生长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肿瘤细胞侵入血循环,化疗可以最大限度的杀灭肿瘤细胞,但化疗药物也有着一定的副作用,可能会有胃肠不适、细胞受损、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情况,其中呕吐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CINV)不仅会降低患者的舒适性,还会影响患者化疗耐受性,不利于疾病治疗,为此要了解相关健康知识,积极的预防和应对。
化疗后呕吐的类型
1.延迟性恶心呕吐:大部分患者化疗一天后,才会有恶心呕吐症状发生,尤其是使用阿霉素、环磷酰胺、卡铂、顺铂等化疗药物者;症状会持续3~5天,时间最长可达7天左右。
2.急性恶心呕吐:患者在化疗药物使用后,数分钟或是数小时后就有恶心呕吐症状,最为严重的时间是用药后5~6小时,大部分患者症状不会超过一天就能缓解。
3.爆发性呕吐:提前展开了多种预防呕吐的措施,但是化疗后依然有呕吐症状,还需要展开解救性治疗。
4.预期性恶心呕吐:患者上次化疗期间发生难以控制的恶心呕吐症状,下次还未展开化疗就开始条件反射的恶心呕吐,20~60%的患者是因为之前的恶心呕吐未能有效控制所致。此类患者主要与心理因素、精神因素相关,大部分存在恐惧、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
5.难治性呕吐:之前的化疗过程中进行解救性和预防性止吐治疗均未成功,所以再次化疗时依然有呕吐症状出现。
化疗后呕吐的健康教育
1.环境: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每日开窗通风,保持新鲜的空气流通,禁止在病室吸烟,减少不良刺激;鼓励患者多参与感兴趣的活动,看电视、交谈、读书等,还可以深呼吸,播放旋律舒缓、柔和的轻音乐,均有助于患者精神放松、稳定情绪,从而使恶心呕吐症状得到缓解。
2.饮食指导:鼓励患者进食,时间可选在无恶心呕吐反应的早晨,适量进食;化疗当天可提前2~3h进餐,或少量多餐进食,以温和少刺激性食物为主,或给予满足患者喜好的食物;也可以在每日恶心症状较轻的阶段增加进食;在餐前、餐后补充少量水分;为了避免因食物反流引发恶心呕吐症状,在进食后不宜立即躺下;不宜食用辛辣、甜腻、油炸等食物,忌食过冷或过热的食物。
3.精神、心理护理:精神压力大、心理负担重,是引发患者恶心呕吐、厌食等症状的主要原因。因此,患者一方面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另一方面让患者了解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是化疗药物的刺激性造成胃肠道黏膜上皮损伤及患者的体质,会导致不良反应出现的时间不一,有用药开始时就出现恶心呕吐反应的症状,也有后续出现反应且反应持续加重的情况,所以要引导患者积极的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
4.中医方法:穴位按压是常见缓解化疗后呕吐的中医方法,按压足三里、内关等穴位对呕吐等症状的缓解效果显著。此外,健胃养胃、益气养阴类中成药也有缓解呕吐症状的作用。
5.做好呕吐时的护理:呕吐后及时清除呕吐物,及时漱口、洗脸,防止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注意观察呕吐物的色、量、性质,遇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留取标本送检;化疗导致呕吐严重者,给予输液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持续呕吐带粪臭味的呕吐物常见于肠梗阻,喷射性呕吐则见于颅内高压的患者,遇到以上情况,及时报告医生,紧急处理。若营养严重失调,可酌情给予静脉高营养。
总而言之,化疗后呕吐是影响化疗依从性的主要不良反应,以上内容是相关预防和应对措施的介绍,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另外,在化疗间歇期,患者要注意适当的进行打太极、慢走、健身操等运动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放松心情,再次化疗时也能减少恶心呕吐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