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作为一种常见的损伤,发病率具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和时间分布特点。儿童时期是疾病的高发期,每年的6月和9月是疾病的高发季,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我国每年大约有260万四肢骨折人数,且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对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本文从四肢骨折的原因、症状和危害入手,为患者的疾病护理提供参考。
四肢骨折的介绍
四肢骨折是人体的四肢即上肢和下肢发生的骨折,一般是因为外力冲击造成的,主要发生在体育运动和意外事故中。
1.四肢骨折的原因:外力直接作用于骨骼某个位置是最常见的原因,交通事故时被撞击或跌倒时习惯性的用手撑地都是外力作用的结果;高空坠落时足部先着地,躯干因重力向前屈曲,导致脊椎的骨折;高强度的、长期的体育锻炼容易引起疲劳性骨折;病理性骨折也是原因之一,肿瘤发生在局部位置或通过转移到达四肢,引起四肢病理性骨折。
2.四肢骨折的症状:疼痛是最常见的典型症状,可以局限于受伤部位,也可以延伸到整个肢体,活动时疼痛会表现的更明显;患肢肿胀,主要是因为出血导致周围组织充血水肿造成的;患肢无法正常活动,下肢受伤行走功能也会受到一定限制;患肢畸形,骨折端移位明显,腿部或手臂出现形状的改变;轻轻旋转骨折部位时出现骨摩擦音。
3.四肢骨折的危害:骨骼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破坏,易导致该部位部分功能丧失;可能出现二次损伤;脂肪进入血管,形成脂肪栓子,导致器官功能衰竭;伤口面积大,容易发生感染;骨折的恢复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给患者的精神造成压力;骨折的手术治疗给患者的经济造成压力。
四肢骨折的护理
1.饮食护理:补钙是骨折患者必须要做的事情,海产品、豆制品、黑木耳、油菜、芹菜的钙含量很丰富,是不错的钙来源,晒太阳也可以促进钙的吸收,每周选择在早上十点到下午三点晒两次太阳,每次时间至少五分钟;骨折后断裂部位在愈合时需要消耗大量的骨胶原蛋白,进行高骨胶原蛋白饮食能够补充所需的骨胶原蛋白,加快恢复速度,常见的食物有猪脚、猪皮、鱼类、鸡脚、鸡翅等;骨折病人应多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在许多水果蔬菜中含量丰富;忌肥甘油腻、荤腥辛辣、寒凉生冷、质粗坚硬的食物。
2.生活护理:避免在雪天、下雨天等路面湿滑时出行;选择平稳、鞋底软硬适中、防滑的鞋子,使用拐杖等辅助工具,减少摔倒的危险;保持受伤部位清洁干燥预防感染;适当的运动和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症状;日常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戒烟戒酒是必须的,酒精能降低人体骨骼的新陈代谢和吸收钙的能力,影响药物对骨骼的修复作用,骨头的恢复时间延长,恢复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抽烟导致血管痉挛,减少血液循环的输出,影响骨折端的血液循环,导致骨折愈合延期。
3.心理护理:患者的治疗周期较长,可能产生焦虑和压抑等情绪,家属要鼓励患者,告诉患者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加上科学的护理,就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同时,可以与病患之间相互分享护理的方法,在人与人的交流中缓解不良情绪。
4.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涉及到术后的各个阶段,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初期大约是术后2周之内,患肢局部肿胀、疼痛,上肢可以进行握拳、腕关节屈伸的局部活动,下肢进行脚趾自主活动和踝关节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肌肉萎缩,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中期的恢复从第三周开始,下肢可以练习足部轻度蹬床动作,上肢可以做肌肉收缩和放松活动;大约五周之后,进入后期恢复期间,骨折端情况已经稳定,软组织恢复良好,活动的强度和频率可以不断增加,但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要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