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骨伤概述
突发骨伤是一种突发的损伤,因骨骼系统结构或其支持结构发生损伤,引起肢体的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的疾病。临床上以创伤、骨折、肌肉韧带损伤、骨关节脱位等为常见类型。急性损伤如软组织撕裂、骨裂、骨折等;慢性损伤如慢性关节不稳、骨性关节炎、骨肿瘤等。
突发骨伤一般可分为开放性与闭合性两类。开放性骨折通常指在外力作用下,骨组织或其支持结构发生断裂,常见的是四肢的开放性骨折和胸部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则是指骨组织或其支持结构发生断裂,仅有皮下或软组织损伤的骨折,常见于骨盆及骨盆下关节附近的闭合性骨折。骨折的治疗目的是为了恢复关节的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原则为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原则上以早期、及时、彻底治疗为主。
骨折早期患者往往伴有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应积极给予止血、固定治疗。如开放性骨折,应先止血、包扎伤口,再送医院处理。对于关节脱位患者,应先复位再固定。骨折愈合后,应注意关节的活动锻炼,如坐位抬腿、单腿屈髋、伸膝和伸踝关节等。另外,骨折愈合后的患者还应注意避免负重。
哪些人群易患突发骨伤?
1.老年人。老年患者机体的各种器官功能都有所下降,若长期患有骨伤,很容易造成骨折长期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导致关节和骨骼的畸形及功能障碍。
2.特殊工种的人员。如司机、建筑工人、驾驶员等工作强度大的人员,由于长期处于单一姿势工作,易发生骨骼肌的过度疲劳,导致慢性劳损引起骨关节和骨骼的损伤。
3.某些特定疾病患者。如关节炎患者、肿瘤患者、骨质疏松患者等,由于长期患有某种疾病,会影响局部关节和骨骼的结构和功能。
4.另外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这些病人由于基础疾病对局部关节的压力增加,也容易引起关节和骨骼的损伤。
5.外伤患者。如交通事故中受伤的人、坠落伤中头部受伤的人、高处坠落中受伤的人、撞击伤中受伤的人等,由于外伤会导致局部关节和骨骼的结构和功能异常,也容易引起骨伤。
突发骨伤如何急救?
1.对受伤部位进行保护。如果有骨折,应先用绷带、三角巾、夹板固定,然后再将伤者送往医院。
2.及时给伤者包扎伤口,止血。在包扎伤口时,必须注意止血,可直接用布条扎在伤口上,或用手压住伤口处,或在伤口的近心端的动脉处进行压迫止血。
3.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在骨折的近端或远端用夹板或绷带包扎固定。其目的是减轻疼痛、防止畸形和功能障碍,减少活动,防止肌肉萎缩、促进伤处的愈合。骨折时,应用夹板将伤者固定在骨折处,以保持伤肢与身体的稳定。
4.将伤者送往医院。若受伤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肢体坏死等情况发生,应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救治;对开放性骨折,应立即用干净的布料包扎伤口,并迅速将伤者送往医院;如果伤者的伤口被碎玻璃等锐器刺破,应立即用布条扎住伤口,再用干净的布料包扎;如果伤者出现昏迷、呼吸困难、面色苍白、脉搏细弱等症状,应立即送往医院治疗;在送医的途中,应注意保持伤者的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吸而窒息;若伤者出现昏厥,应将其侧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气管造成窒息;如果是小儿出现昏厥时应采取头低脚高的卧位,以利于呼吸。
5.骨折的早期,可采取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患肢制动的方法。骨折后1~2周内应尽量避免负重。
6.在疼痛明显时应用止痛药物来缓解疼痛,可选用安定、氯丙嗪等药物镇静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