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慢性支气管炎属于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一旦患上此病,患者会出现咳嗽、咽部不适,咯痰等症状,影响其正常生活。冬季属于该疾病的高发期,为了避免患慢性支气管炎,应及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提高身体免疫力。
一、慢性支气管炎的定义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原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又称为慢支。其发病机制与吸烟、粉尘、烟气(生物燃料)和空气污染等因素密切相关。另外,病毒、细菌、过敏源、气候变化等也会引起该疾病。
二、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症状
气促:在发生急性支气管炎感染的时候,因为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导致气道内有大量分泌物堆积,从而造成气道阻塞,出现气促、喘息的症状,一般该症状会随着呼吸道黏稠分泌物的减少而消失。如果在短时间内喘息、气促突然加剧,说明病人有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症状,这时候要做好相关检查。
咳痰:在冬天时,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人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咳嗽,而且还会伴随着咳痰。痰液主要是白色的黏痰,同时伴有细菌感染,痰液性质也会出现改变,比如黄色浓痰、灰绿色等,需要根据实际症状来选择药物治疗。
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咳嗽,大部分病人早上起来会感觉到嗓子疼,还会有咳嗽的症状。另外,有些病人晚上睡觉前会有阵发性咳嗽,这种症状一般会患该疾病的3个月后才会发作。
三、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冬季如何预防护理
调整饮食结构护理:为了防止在冬天发生慢性支气管炎,首先要调整饮食结构,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人,容易会出现胃肠道功能下降的问题,所以平时要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另外,由于很多病人会有食欲下降的症状,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喝牛奶、鸡蛋、鱼类等富含营养的食品,以免造成营养不良。同时,如果不希望其反复发作,要避免食用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另外,也要避免食用太多油脂类食品。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用蒸,煮,炖等方式进行烹饪。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要做到戒烟、戒酒,吸烟容易导致慢性支气管炎。
做好保暖措施,避免感冒:冬天是各种慢性病的高发季节,也是感冒的高发季节,而感冒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所以在冬天要做好防寒保暖,防止着凉,因为严寒会导致支气管平滑肌收缩,黏膜血液循环出现障碍,分泌物排出受阻,容易导致继发感染,外出时要多加点衣物,在天气较冷的地方还要戴上棉帽和围巾。
科学锻炼:运动可以增强人的身体素质,增加抵抗力,增加适应能力。在进行运动时,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当的运动力度,尽量不要觉得太累,可以多做一些呼吸操、扩胸运动、腹式呼吸等运动。不过在冬季,要注意不能出现气急、心跳加速、过度疲劳等症状,心率应保持在(170-年龄)*80%。在睡觉之前,可以按摩脚心和手心,可以选择足浴盆。为加强心脏的机能,可以多进行一些舒展胸部的练习。
优化居室环境:生活应保持宁静和干净,尽量使居住的地方没有烟雾、灰尘,有足够的日照,经常打开窗户,保证通风,温、湿度适宜。气温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应保持在16~20℃,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5%。
保持好心情:在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的过程中,要做到心态平和,心态要积极,不要受到紧张、焦虑、忧郁等负面的影响,营造一个美好、舒适、宽松的生活氛围,让自己体会到生活的温馨,从而缓解身心的紧张感。对已经患有这种疾病的人,家庭成员应该对病人进行安抚和激励,使病人提高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的自信,建立起一种能够克服这种疾病的自信,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稳定的心态,以免受到心理的刺激而导致这种疾病的发生。要做好心理准备,要主动去做一些相关的检查,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病情恢复。
除以上几种预防措施之外,适当使用药物,并对症处理,都是防止冬天发生慢性支气管炎的一种好办法。此外,当家里有其他的感冒患者时,要将他们隔离起来,尽量不要与其进行过多接触,并且在接触之后洗手;在流感暴发时,尽量要避免到公共场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