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2024-04-26 10:21:40
作者:王仁平
作者单位:河北省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 中医科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消化不良、胃痛和恶心等,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这一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了挑战,传统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其治疗理念注重整体调理和个体化治疗,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将介绍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的方法和疗效,为广大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什么是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中医学上常见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主要病变为胃黏膜慢性炎症和组织结构的不可逆性萎缩,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常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不良的饮食习惯、情志不畅、过度疲劳、饮食不节、脾胃功能失调等,在中医理论中,胃属于脾的土,脾胃相互关联,是人体消化吸收的关键器官,当脾胃功能失调时,导致胃气不运、津液不化,从而引发胃部气滞血瘀、湿热郁滞等病理变化,最终导致胃黏膜损伤和萎缩,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上腹不适、饱胀、恶心、呕吐、胃痛等症状。

二、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方法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方法涵盖了多种治疗手段,其中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常用的中药方剂包括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柴胡疏肝散等,这些方剂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和胃、理气化痰等功效,参苓白术散主要由茯苓、白术等药物组成,能健脾利湿、化痰止嗳,适用于脾胃气虚、湿浊内停所致的胃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具有健脾益气、调和胃肠、止呕安胎的作用,适用于脾胃气虚引起的胃脘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柴胡疏肝散以柴胡为主药,配伍苍术、白术、陈皮等药物,能疏肝解郁、健脾利湿,适用于肝郁脾虚型的慢性胃炎患者。除了药物治疗,中医还采用针灸、艾灸、推拿等理疗手段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针灸治疗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插入细针,调整脾胃功能,促进胃部气血畅通,艾灸则是利用艾条或艾绒对穴位进行温热刺激,有助于温暖脾胃,促进胃部血液循环,缓解症状,推拿则是通过按摩或推压特定部位,舒经活络,缓解胃部不适症状,促进疾病康复。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应注意饮食调理,建议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以免刺激胃黏膜,加重症状,同时,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疲劳,适度锻炼也对患者康复有积极作用。

综合运用中医药治疗手段,可以缓解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遵医嘱进行治疗,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