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针灸后,您的护理做对了吗
2024-04-26 10:34:44
作者:鄢明锦
作者单位:简阳市中医医院
针灸是一种中医疗法,由于其没有药物的副作用,逐渐受到了人们的认可与青睐。针灸对许多疾病具有辅助治疗的效果,在一些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效果显著。在针灸治疗时手法与穴位的选择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着治疗的效果。然而很少有人考虑针灸后的护理问题。其实针灸后的护理也非常重要,若不注意,也会影响针灸的效果。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针灸后的护理要点。

1、什么是针灸?

针灸就是利用针刺、艾灸的方式,对人体的某些穴位进行刺激,通过刺激人体的经络,可以激发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机体的自愈能力,从而达到治病、保健的作用。针灸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其中,常见的颈肩腰腿痛、头痛、肩周炎、牙痛等疼痛性疾病,用针灸治疗的效果比较好。针灸还擅长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比如,失眠、耳鸣、头晕、瘫痪等,这些都属于针灸的治疗范畴。还有消化系统疾病,比如,胃炎、肠炎、胃痛、腹泻等都是针灸常治的疾病。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妇科疾病也可以采用针灸治疗,比如,月经不调、痛经等。针灸还可以治疗一些内分泌紊乱的疾病,如甲亢、肥胖、甲减等。

2、针灸的禁忌人群

尽管针灸可以起到温通经络、消瘀散结等作用,当前,人们对针灸的治疗方法也比较认可,但针灸疗法并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对于年老体弱、危重病人而言,在针灸治疗之前,应由专家对病人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对于肿瘤、皮肤感染、凝血功能障碍等病人,也不宜采用针灸疗法。另外,还有一些人是不能使用针灸治疗的。所以在进行针灸治疗前,病人一定要先咨询医生。

3、针刺后的护理要点

3.1注意局部的清洁:针灸后洗澡时不要用力揉搓,也不要用冷水洗澡,以免局部肌肤受凉后出现不适,容易感冒。对于皮肤病或糖尿病的病人,由于皮肤比一般人群更容易损伤,一定要注意保护好局部的皮肤。

3.2做好保暖工作:针灸后病人不要着凉,以免影响针灸的疗效。在针灸治疗后针眼部位24个小时之内不能接触冷水,尤其是刺血、火针等治疗的病人,以预防感染。避免吹空调,以免引起局部的不适。冬季要注意保暖,保护好针灸的部位。针灸之后千万不要立即离开,要注意保暖,在出门之前要穿好衣服,做好保暖工作!

3.3饮食调理:针灸前和针灸后的饮食都需要特别的注意。在针灸之前切勿空腹,以免出现晕针现象。针灸之后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特别是辣椒。另外,在炎热的夏季,也不能喝冷饮、吃冰淇淋等。建议食用一些适量的水果,如苹果、橙子、梨等。尽量选择简单的烹饪方式,食用清淡的食物,不能吃太油腻的食物,以免增加胃肠道的负担。

3.4充分休息:针灸后要注意休息。如有恶心、乏力、头晕等不适,在针刺后要马上就医,医生会对病人的情况进行评估。回家之后要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3.5注意观察:针灸后要注意观察,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在针灸后会有不同的反应。针灸后有不适要及时就诊,针灸后轻度晕针是正常的,若症状加重,有头痛、头晕的情况,则要立即就医。

4、针灸后注意事项 

4.1避免抓挠皮肤:针灸后出现的局部瘙痒属于正常情况,千万不要用手去抓挠或摩擦,否则会对局部的肌肤造成损伤,引发感染。若针灸后有出血、血肿的情况,可以用无菌棉签按压局部,促进血肿消退。若有淤血通常会被身体自行吸收,若是淤血持续存在较长时间,可以通过局部热敷来缓解。

4.2避免剧烈运动:针灸后不宜立即做剧烈运动,由于在运动时会出汗,如果汗水流到针眼处,就有可能发生感染。长期疲劳也会影响针灸的效果。

4.3避免吹风:许多人在针灸后会匆匆离开,并没有做好保护措施,造成局部着凉,甚至出现疼痛,这样就会影响针灸治疗的效果。

小结

总之,通过以上的介绍,希望大家对针灸后的护理有一定的认识。在针灸前、后一定要及时咨询医生,了解针灸的禁忌人群与针灸后的护理要点与注意事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获得较好的针灸治疗效果。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