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2型糖尿病患者这样运动「疗效」好?
2024-04-26 11:10:33
作者:肖映亭
作者单位:惠东县平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公共卫生科
在对抗2型糖尿病的过程中,运动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它可以帮助管理血糖水平,控制体重,并改善心血管健康。2型糖尿病不仅需要根据医嘱用药,还需要合理运动,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运动的方法吧!

2型糖尿病与运动有什么关联?

运动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起到关键作用,其生理机制主要表现在血糖调控层面。运动促使肌肉组织主动摄取血液中的葡萄糖,进而降低血糖水平。此过程涉及肌肉细胞表面的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的活化,通过促进GLUT4的转位,细胞更有效地吸收葡萄糖。此外,研究表明通过规律运动,特别是有氧运动,可以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响应。运动刺激导致肌肉细胞内胰岛素受体的活性提高,增加葡萄糖的利用效率。这种关联性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减轻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情况。

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存在哪些误区?

(一)高强度的运动

一些患者误以为只有进行高强度的运动才能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例如剧烈的有氧运动或高强度的力量训练。他们可能认为只有通过剧烈的运动才能迅速降低血糖水平,而忽视了适度运动的重要性。实际上高强度的运动会引发身体的过度应激反应,这对于患有2型糖尿病的人来说可能是有害的[1]。首先,过度的运动可能导致血糖水平急剧下降,进而引发低血糖症状,如头晕、出汗和乏力等,这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是危险的。其次,高强度运动会增加心血管负荷,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此外,过度强度的运动可能会导致肌肉损伤、骨折或其他运动损伤。

(二)单一类型的运动

也有一些患者倾向于专注于单一类型的运动,可能仅仅进行有氧运动或力量训练,而忽略了运动多样性的重要性。他们可能认为只有通过一种特定类型的运动,就能够达到理想的2型糖尿病管理效果,而忽略了整体健康需要全方位的锻炼[2]。但实际上,多样化的运动更有利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像慢跑、游泳、快走等有氧运动可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例如,每周进行3至5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就可以显著改善血糖控制,提高身体的胰岛素敏感性。而如瑜伽、普拉提等柔韧训则有助于缓解身体的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间接地改善血糖控制。

(三)不规律的运动计划

有的患者运动并无明显规律,这样并不好。因为不规律的运动可能无法有效提高身体的胰岛素敏感性,这会导致身体更难有效利用胰岛素,血糖控制受到影响。其次,这种不规律运动还增加了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二型糖尿病患者本身就有较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使疾病恢复难上加难。

2型糖尿病患者这样运动「疗效」好

(一)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重要运动方式,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这些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血管健康,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和增加心肺功能,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此外,有氧运动也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和管理体重,因为运动时身体需要更多能量,促使体内的葡萄糖被有效利用,从而降低了血糖水平。这种持续的运动还能加速脂肪燃烧,有利于减轻体重。比如李先生是一位55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他每天坚持进行30分钟的快走运动。经过连续3个月的有氧运动,他的空腹血糖水平从高于7 mmol/L下降到了5.5 mmol/L以下,体重也减轻了10斤。李先生感受到了身体的变化,不仅精力更加充沛,而且心情也更加愉快,这让他更加坚定了继续运动的信心。

(二)耐力训练

耐力训练主要包括举重和器械训练等,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显著。通过增强肌肉质量和力量,耐力训练提高了患者的基础代谢率,促进了更有效的血糖利用和体重控制。此外,耐力训练还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胰岛素抵抗,为患者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持。比如张女士虽然是一位48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但她每周坚持进行3次器械训练。在半年的耐力训练过程中,她不仅感受到肌肉力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她的胰岛素抵抗显著改善。她的空腹血糖水平稳定在6 mmol/L以下,同时体重也逐渐减轻。

(3)瑜伽和普拉提

瑜伽和普拉提等身体控制运动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同样显著,这些运动通过提高灵活性、平衡性,以及调整神经内分泌系统,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3]。此外,瑜伽和普拉提的呼吸练习有助于降低压力和焦虑水平,从而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王女士虽然已经52岁了,但他依旧坚持每周参加2次瑜伽课程。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她不仅体验到身体灵活性的提升,还感觉睡眠质量得到改善,精神状态更加稳定。与此同时,他的空腹血糖水平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