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熊猫血的特点:
1、在中国人群中99%以上的Rh血型者属阳性血,所以输血时因Rh血型不合而发生溶血反应的情况较为少见,但是较为少见并不等于没有。如果Rh阴性血型的受血者输了Rh阳性血型供血者的血液,就会引起免疫溶血反应。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型要一样,即都是Rh阴性血型。2、Rh阴性血型与ABO血型不同,后者血型的人群分布较为平均,几种血型的血源都容易寻找到。而Rh阴性血型是一种稀有血型,仅占Rh血型者的不到1%。据了解在某市参加献血的300万人群中,属于Rh阴性血型者仅有3300人。而临床手术患者中出现Rh阴性的几率是5~7/1000。相比之下Rh阴性血液就十分珍贵了。
二、熊猫血女性怀孕的风险:
其实熊猫血对于大部分健康人群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对于女性来说拥有熊猫血就增加了她们生育期间的风险。熊猫血的准妈妈可以怀孕,但是在怀孕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特殊的挑战。以下是关于熊猫血女性怀孕的一些关键点:1、胎儿宫内溶血:熊猫血女性如果在孕期出现羊膜腔穿刺、绒毛膜活检、妊娠期出血、臀位外倒转术、妊娠期腹部的冲击伤等情况,可能会导致胎儿血液进入母体体内而产生针对Rh阳性胎儿血型抗原的特异性抗体。这些抗体可能会引起胎儿宫内溶血而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贫血、水肿、心力衰竭等。2、产后大出血:由于熊猫血的血源相对稀少,如果熊猫血女性在分娩时出现大出血,将难以获得足够的血液资源进行输血抢救。因此产前备血显得尤为重要,用以确保在需要时可以及时得到治疗。3、稀有血型带来的风险:熊猫血女性的血液存量可能不足以应对突发的医疗需求,尤其是在分娩的过程中会增加她们及其胎儿的风险。4、第一胎的安全性:大多数熊猫血女性第一胎的孩子不会出现溶血问题,因为抗体的产生通常需要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内孩子的红细胞尚未被母亲的免疫系统识别并产生抗体。5、第二胎及以上的影响:从第二胎开始母亲体内已产生抗体,这就可能会导致新生儿溶血、早产、死胎、新生儿黄疸等问题。这是因为母亲体内的Rh抗体会穿过胎盘进入Rh阳性胎儿的体内攻击胎儿的红细胞。
三、两大措施为熊猫血孕妇保驾护航:
1、贮存式自体备血:针对Rh阴性血液资源紧缺的局面,对于身体状况良好、且有自体备血意愿的产妇开展贮存式自体备血。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血液供应紧张的问题,同时也减少了患者的就医成本,而且避免了因输注异体血液导致的传播感染性疾病和发生输血反应的风险。有自体备血需求的孕妇可在孕36周前到输血科咨询,对于符合条件的孕产妇会安排在孕37-38周左右进行自体采血并保存备用。 2、抗体效价监测:已经产生抗D抗体的熊猫血孕妇也无需担忧,医院针对此类孕产妇会开展血型抗体效价监测,在孕24周、28周、32周、38周监测抗D效价的变化。这对于Rh阴性且与胎儿血型不合的孕妇来说非常重要。同时针对宝宝可能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风险,医院开展的新生儿溶血三项检测,可及时诊断并协助新生儿科对患儿提供相应的治疗。
综上所述,熊猫血是一种稀有且珍贵的血型,熊猫血女性在孕期确实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包括胎儿宫内溶血的可能性以及产后大出血的风险。但是只要通过适当的预防措施和治疗计划,这些风险就可以被控制在较低水平。重要的是熊猫血女性应该定期进行血型抗体的检查,并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保证母婴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