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什么是小儿热性惊觉?如何治疗
2024-02-06 12:15:09
作者:汪飞
作者单位:台前县人民医院儿科
小儿热性惊厥,又称为高热惊厥,是儿童时期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在体温快速上升过程中,尤其是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初期,患儿突然发生全身性或局部性的肌群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并伴有意识障碍。热性惊厥多发生在6个月至3岁的儿童中,且大多数预后良好。本文将详细阐述小儿热性惊厥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措施,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全面的科普知识。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小儿热性惊厥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普遍认为与年龄、发热、感染及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已知的发病条件中,年龄因素是惊厥的内在基础,发热是惊厥的条件,感染是引起发热的原因,而遗传因素则增加了惊厥的倾向。此外,小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对高热等刺激的耐受性较差,也容易导致惊厥的发生。

二、临床表现

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突然发作的全身性或局限性肌群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多伴有意识障碍。抽搐持续时间一般较短,通常在数秒至数分钟内自行缓解。在惊厥发作前,患儿可能伴有咳嗽、咳痰、发热等呼吸道症状或其他类型感染症状。既往有高热惊厥发作史的患儿更容易再次发生惊厥。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小儿热性惊厥的诊断主要依据患儿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一般来说,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初期,体温上升过程中大于38℃以上出现惊厥,且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就可以诊断为热性惊厥。同时,需要注意与其他类型的惊厥性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癫痫、脑损伤等。

四、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在患儿发生热性惊厥时,家长应保持冷静,将患儿置于平侧卧位,避免呕吐物吸入窒息。可使用纸巾或毛巾擦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可使用毛巾温水擦身降温,以降低体温并缓解惊厥症状。

药物治疗:对于持续惊厥的患儿,需要及时使用抗惊厥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抗惊厥药物包括地西泮、苯巴比妥等,这些药物可以迅速控制惊厥症状并减轻患儿的痛苦。此外,对于发热症状明显的患儿,还需要使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等进行退热处理。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小儿热性惊厥主要采用疏风清热、熄风定惊的方法。可选用银翘解毒丸、儿童回春颗粒、八宝惊风散等中药方剂进行辩证治疗。中医治疗具有副作用小、疗效持久等优点,但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五、预防措施

预防小儿热性惊厥的复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锻炼和营养:家长应给儿童提供适当的锻炼和充分的营养,以提高其身体素质和抵抗力。这有助于减少或避免婴幼儿阶段患急性发热性疾病的风险。

早期识别和治疗:对于出现发热征象的患儿,家长应早期识别并积极使用退热药物或物理降温方法避免体温上升到38℃以上。这有助于降低热性惊厥的发生率。

预防性治疗:对于频繁发生热性惊厥的患儿,家长可间歇或长期服用抗惊厥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常用的抗惊厥药物包括苯巴比妥或丙戊酸钠等。这些药物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六、总结

小儿热性惊厥是儿童时期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病因复杂多样。通过加强锻炼和营养、早期识别和治疗以及预防性治疗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热性惊厥的发生率并减轻患儿的痛苦。同时,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们对小儿热性惊厥的认识和治疗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