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们经常遭受荨麻疹、湿疹等皮肤病的困扰?这些疾病往往反复发作,让人痛苦不堪。在中医看来,风邪、湿邪、热邪侵入人体后,往往会影响气血精津的运行,导致皮肤出现问题。而风邪、湿邪、热邪则会使皮肤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因此,要想远离皮肤病,首先要清除体内的湿热。
茵陈,为菊科植物茵陈蒿的幼苗。在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至花初开时采割,除去杂质及老茎,晒干。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茵陈蒿”。但商品通称绵茵陈,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
茵陈在皮肤病的应用
1.作用机制:具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等功效,可通过多种机制发挥作用。
2.适用病症:常用于治疗一些与湿热相关的皮肤病,如湿疹、痤疮、皮肤瘙痒等。主之湿热黄疸。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无汗或但头汗出,口渴欲饮,恶心呕吐,腹微黄,小便短赤,大便不爽或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
3.抗菌作用:对部分细菌和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临床应用:(1)治遍身风痒生疥疮:茵陈不计多少,煮浓汁洗之(《千金方》)。(2)治漆疮:茵陈。水煎服(《湖南药物志》)。(3)治疬疡风病(身上出现斑块,白色成片):茵陈蒿两握,水煮,先以皂荚汤洗,次以此汤洗之,冷更作,隔日一洗,不然,恐痛也(《崔氏纂要方》)。(4)茵陈治风瘙瘾胗,皮肤肿痒:茵陈蒿,荷叶。上二味捣罗为散。冷蜜水调下,食后服(《圣济总录》茵陈蒿散)。风瘙瘾疹的主要特征是皮肤瘙痒等,此皆因肌中有热。其表现有两种:若凉湿之气少,热结不散,则成白胗。若因风邪所扰,风热相搏,则成赤胗。冷热之证虽异,但其发病原因是一样的,都是因身体风瘙而痒,抓瘙它则隐隐而起,痒痛烦闷。荷叶苦辛寒,归心、肝、脾经,与茵陈相配,均清香升散,可醒脾,脾气健则阳气升,又苦降泄下,燥湿力强,可降肌表热邪至二便而出。是既能安内,又能攘外的散热止瘙痒组合。(5)治牛皮癣:茵陈、连翘、双花、野菊花、元参、赤芍、三棱、莪术、土茯苓。用水煎服,每日一剂。牛皮癣产生的原因,与情志内伤、风邪侵袭,致营血失和、经脉失疏、气血凝滞相关,治宜活血化瘀、祛湿祛风并解毒。茵陈散热发表,土茯苓解毒,除湿,二药均是治皮肤病妙药。三棱配莪术,气血双补,活血化淤,行气止痛,化积消块。元参配赤芍,清热凉血。连翘配双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野菊花疏散风热、消肿解毒。多药配伍,治里又治外,共治牛皮癣。服用方法:内服:煎汤或制成中成药服用。外用:煎汤外洗、外敷等。
5.联合用药:常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
6.注意事项:(1)个体差异:疗效可能因人而异。(2)辨证论治:需根据病情辨证使用。(3)过敏反应:可能引起过敏,需注意。
7.剂量和方法:遵循医生建议。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情况加减,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贫血,食欲不振,容易腹泻,脉缓及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8.研究现状:目前有一些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支持其在皮肤病中的应用,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