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十个宝宝九个黄”,新生儿黄疸需要治疗吗
2024-04-30 15:45:37
作者:吴萍
作者单位: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
人们常说“十个宝宝九个黄”,其黄即是代表黄疸,通常认为新生儿黄疸不需要到医院接受治疗,晒太阳或者居家光疗就可以去除黄疸。其实,这种观点和处理方式是不正确的,一旦没有及时对黄疸进行干预,出现重度黄疸可能会引起新生儿脑损伤,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对于新生儿的成长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当发现新生儿出现黄疸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必要时还需接受特殊治疗。

新生儿黄疸出现的原因

新生儿出现黄疸是一种发生率较高的情况,是由于新生儿出生后为了尽快适应外界环境,需要将体内胎儿期的红细胞进行代谢,在代谢过程中会生成胆红素。如果胆红素没有能够及时通过尿液或粪便排出体外,则会由于胆红素浓度过高而引起皮肤发黄的症状。新生儿正常的血清胆红素范围为:足月新生儿应低于12.9mg/dl;早产儿应低于15mg/dl。据临床有效数据统计,大约85%左右的新生儿会在出生后的一周内出现黄疸。黄疸是否需要治疗,要根据黄疸的具体类型以及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因此,如何区分新生儿黄疸的类型则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新生儿的黄疸可分为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以及母乳性黄疸,其中生理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通常程度较轻,也不需要对其进行过多的干预和治疗。病理性黄疸则相对较严重,需要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接受正规的治疗干预。

生理性黄疸表现为新生儿皮肤呈现出淡黄色,大多集中于面部和上半身,其血清胆红素不会超过正常范围。生理性黄疸大多会在新生儿出生后的2-3天内逐渐出现,在出生后4-6天内会逐渐加深并到达高峰,随后则会逐渐减轻。通常来说,足月生产的新生儿在出生两周后黄疸会缓慢消失,而早产儿在3-4周内也能逐渐消退。

病理性黄疸会表现出症状逐渐加重的情况,并且具体表现会扩散至新生儿全身以及皮肤粘膜,同时新生儿大多还会伴有精神不佳、食欲不振、体温波动等异常情况。如果新生儿属于病理性黄疸,血清胆红素的水平会有明显的上升,可达到每日上升幅度超过5mg/dl。病理性黄疸大多在新生儿出生后的24小时内会逐渐显现,并且黄疸持续时间长、易反复,消退时间明显比生理性黄疸更晚。

母乳性黄疸多在新生儿出生后的3-5天内出现,是因为母乳中的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过高而引起胆红素在肠道内重吸收。这种情况在停止母乳喂养后的三天大多能够逐渐消退,并且新生儿也不会有明显的症状表现。

新生儿出现黄疸后积极让其接受检查和治疗,能够最大程度降低黄疸对小儿神经系统造成的损伤。如果病理性黄疸病情严重没有及时接受治疗,可能会造成脑瘫、手足徐动症、动眼神经功能损害等严重情况。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并且大多不需要进行专门的治疗,而病理性黄疸是由于血清胆红素水平增高,因此要引起重视。

光照疗法是当前临床中最常采用的新生儿黄疸治疗方式,能够分解新生儿的胆红素,让其通过尿液和粪便及时排除,该治疗方式在临床的具体应用时间已有几十年之久,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均得到长期的验证。光照疗法用于黄疸治疗,能够让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得到有效降低,并且该治疗方式操作简便、副作用小,是当前临床公认的黄疸标准治疗方式。新生儿在进行光照疗法时,要注意保护其眼睛和生殖器官,以确保新生儿光照治疗的安全性。

换血疗法是新生儿黄疸的另一种治疗方式,通过将新生儿血液中的胆红素和抗体进行置换,能够有效治疗黄疸。但是换血疗法属于有创的治疗方式,大多用于光照治疗失败、血清总胆红素已经超过342μmol/L或者已经表现出神经系统症状的黄疸新生儿,能够预防或减少对神经系统造成的损害。

除此之外,新生儿在出现黄疸后也可以通过阳光照射来降低黄疸值,但要做好新生儿的眼睛保护和保暖护理。同时,在接受黄疸治疗期间,也要积极对新生儿的喂养方式进行调整,比如少量多次、按需调整,确保新生儿能够摄入足够的奶量。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