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疝气发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疗方法
2024-04-30 16:32:17
作者:王小亮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肝胆胰脾疝外科

疝气是一种疾病,指腹腔或盆腔内的脏器,如肠管、膀胱等,由于腹壁肌肉、腹膜等组织的薄弱部位或缺陷,部分或全部脱出体表。这种情况会导致脏器位置异常,甚至可能影响其功能。可能会有不适感或疼痛。及时寻求医疗帮助对于治疗疝气至关重要,避免病情加重或并发症的发生。

疝气的病因及易发部位

疝气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先天性因素、腹壁肌肉过度使用、腹内压增高(例如咳嗽、便秘等)以及其他引发因素,腹壁组织较弱,易受压力影响而形成疝气。腹壁肌肉过度使用,如长期持重物、过度运动等,也可能导致腹肌疲劳,增加发生疝气的风险。腹内压增高是产生疝气的另一常见原因,当腹内压增加时,脏器就更容易突出到腹壁薄弱的区域。其他引发因素包括肥胖、妊娠、慢性咳嗽等,都可能增加患疝气的可能性。

其中,腹股沟疝最常见。腹股沟疝是发生在腹股沟部位的疝气,其发生在腹壁肌肉的薄弱处,使得腹腔内的组织或器官突出到腹股沟区域。主要原因是腹壁肌肉过度用力或腹腔内压力过大,导致腹壁组织发生薄弱,最终形成疝囊。患者通常会出现腹股沟区域的隆起,疼痛、咳嗽或提重物时症状加重。

疝气的危害

疝气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的生理危害。患者可能会感受到疼痛、不适感和压力感,这些症状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并带来极大的不便。疝气还有可能导致消化问题,如便秘或腹泻,使患者在进食和排便方面产生困难。最重要的是,疝气可能压迫脏器,造成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影响器官功能。这种情况可能对患者的整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需要及时得到治疗和管理。

疝气的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一岁以下的婴幼儿可暂不手术,因为随着躯体生长腹壁可逐渐加强,疝有自愈可能。对于一些特定情况下的轻度疝气患者,保守治疗及观察也是一个有效的选择。这种治疗方式可能包括控制体重、避免重物提拿、加强腹肌训练等。定期复诊观察疝气情况的变化非常重要,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手术修补是治愈疝的唯一方法。无症状的疝,可随诊观察,也可择期手术治疗。有症状的疝,应择期手术。嵌顿性及绞窄性疝应行急诊手术。复发疝的手术治疗应避开前次手术创伤所造成的解剖困难,是需要考虑的选择(如前次手术为常规开放手术,复发后再次手术可采用后入路或腹腔镜手术修补)。另外,医师的资质和经验也是复发疝治疗选择需要考虑的又一因素。目前主流的手术方式是腹腔镜手术修补疝气,这是一种微创手术方式,通过腹腔镜在腹腔内修补肌肉缺损,以恢复肌肉连续性。相比于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且术后疤痕更小,是一种更为先进的治疗方法。

而对于患有腹股沟疝的高龄或伴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可选择使用疝带保守治疗的方法。疝气带是一种用于减轻疝气症状的辅助工具。通过加压包扎来压迫疝肌肉缺损区域而减轻腹腔内压,以此缓解疝气症状及疝囊增大。在使用疝气带时,需要确保压迫位置的准确,不宜过紧或过松。注意自身的舒适度,随时调整疝气带的松紧程度,在保证舒适感的基础上有效缓解疝气不适症状。

疝气的健康管理策略

疝气是一种常见的腹部疾病,及时治疗和注意预防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和预防复发至关重要。疝气通常是由于腹壁肌肉的薄弱导致腹腔内器官突出,造成患者疼痛和不适。早期发现疝气症状,如腹部突出物和不适感,应立即就医。手术是治疗疝气的有效方法,患者在术后需遵医嘱避免腹压力增大因素,如避免剧烈/慢性咳嗽、体育活动、提重物等,并保持大小便通畅。并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活动和维持正常体重。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