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不可怕,康复训练是关键!
2024-04-30 16:33:23
作者:黄新兰
作者单位: 广西省南宁市马山县妇幼保健院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运动发育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然而,有些孩子可能会出现运动发育迟缓的现象,这让许多家长感到焦虑和不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如何通过专业的康复训练帮助这些孩子找回自信,迈向健康成长的道路。

什么是儿童运动发育迟缓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又称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常用来描述婴幼儿运动或智力技能落后,达不到正常发育指标所要求的内容。主要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于正常同龄儿:如3月龄时,患儿不会抬头;6月龄时,患儿不能翻身、不会用手抓东西等。儿童运动发育迟缓也有可能是脑瘫、智力低下等疾病的早期表现。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的常见原因

1.由围生期脑损伤引起,包括肌肉张力过高或过低,可能出现原始反射动作;肌肉无力,常伴有不正常动作模式;可伴有感觉功能障碍、动作协调困难等;最常见的疾病为脑瘫、智力低下。

2.由先天缺陷所引致,包括肢体畸形、残缺或瘫痪。

3.有遗传疾病所引致,可能出现肌肉萎缩及较严重的功能障碍,如脊髓肌萎缩症。

4.周围神经损伤或肌肉系统病变引起。

5.染色体病:如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

6.遗传代谢缺陷病。

家长怎么简单判断运动发育迟缓呢?

儿童大运动发育通常遵盾“二抬四翻六会坐,八爬十站周会走” 的规律。也就是说宝宝2月龄会抬头,4月龄会翻身,6月龄可独坐,8月龄爬,10月龄会站,周岁能独走。精细动作发育,可总结为:三玩手,五抓物,七换手,九对指,1岁乱画,2岁折纸,3岁搭桥。

如果宝宝3个月俯卧不能抬头,6个月不能扶坐,8个月不能独坐,12个月不能扶栏站立,18个月不能独走是大运动发育迟缓的警示性指标。而3个月不追视、6个月不够物、8个月不会换手、12个月不会拇食指捏取就是精细运动发育迟缓的警示性指标。宝宝有遇到类似情况,应该及时咨询康复科医生。

运动发育迟缓的康复训练

1.肌肉控制:肌肉控制是指身体运用肌肉进行动作的能力。运动发育迟缓的儿童可能会出现肌张力异常和肌肉放松不足等情况,从而影响运动能力的正常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些康复训练方法,如抚触、按摩等,以改善肌肉控制能力。

2.运动协调性:运动协调性是指身体各部位在运动过程中的配合和协调能力。运动发育迟缓的儿童可能会出现身体各部位配合不协调、运动不流畅等问题,从而影响运动能力的正常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些康复训练方法,如感觉综合训练、运动协调性训练等,以改善运动协调性。

3.运动技能:运动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水平的身体活动能力。运动发育迟缓的儿童可能会出现运动模式异常、运动分解能力不足等问题,从而影响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些康复训练方法,如运动技能训练、运动表象训练等,以改善运动技能水平。

4.姿势控制:姿势控制是指身体在静止或运动状态下保持平衡的能力。运动发育迟缓的儿童可能会出现平衡感和稳定性不足等问题,从而影响身体的姿势控制能力。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些康复训练方法,如姿势控制训练、平衡感训练等,以改善姿势控制能力。

5.感知和反应:感知和反应是指身体对外部刺激的感知和反应能力。运动发育迟缓的儿童可能会出现触觉不敏感、反应能力差等问题,从而影响身体的感知和反应能力。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些康复训练方法,如感觉综合训练、反应能力训练等,以改善感知和反应能力。

6.神经反射:神经反射是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做出的自动反应。运动发育迟缓的儿童可能会出现肌肉反射异常、平衡反应能力差等问题,从而影响身体的神经反射能力。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些康复训练方法,如神经反射训练、平衡反应训练等,以改善神经反射能力。

结束语

总之,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及时进行康复训练。家长要正确认识运动发育迟缓的问题,积极寻求专业帮助,并在康复训练中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相信孩子们一定能克服困难,实现健康成长。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