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小心传染病中的“隐身杀手”——结核病
2024-04-30 16:34:16
作者:刘姗姗 
作者单位:​​​​​​​烟台市莱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结核病是全球死亡人数最多的感染病之一,在我国古代也将它称为肺痨,民间流传着“十痨九死”的说法。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入侵人体后引发的慢病传染病,多发于人体肺部,因此常称为肺结核。随着抗结核药物的研发与突破,结核病也不再属于不治之症。那么,大家对于结核病的了解有多少呢?

结核病是如何传播的?

1.空气传播。空气传播是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渠道,结核病病人在呼吸、打喷嚏、咳嗽、大声说话时都会导致结核菌散播在结核病病人身边的空气中,健康人群在经过或长时间停留在该片区中时,会由较大概率感染结核病。

2.尘埃传播。结核病病人在传染期时随意吐痰,痰液掉落地面且水分蒸发后,结核病病原菌便会附着在尘埃颗粒上,并随着尘土飞扬传染给其他人群。

3.食物传播。混用或合用结核病病人的餐具,或吃病人剩下的食物会大幅提高感染结核病的概率。除人人传播外,未经规范消毒的乳制品、牛奶等也可能存在牛型结核杆菌,若食用此类制品会存在一定概率感染结核病。

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一定会的结核病么?

其实健康人群在接触到结核分枝杆菌后不一定100%导致结核病发生。是否感染、发病,不仅与所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的毒力与数量有关,同时也与人体自身抵抗力、免疫力有关。

哪类人群容易感染结核病?

因结核病属于呼吸道传染病,因此在通风不畅的环境中存在较高概率感染结核病,如居住拥挤、工作环境拥挤等人群。此外,营养不良、工作劳累、环境消毒差也可能存在较高概率感染结核病。HIV感染、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免疫抑制状态人群也容易发病。

如何避免感染上结核病?

1.勤通风。无论是休息环境还是工作环境,都需要做到勤通风。通风不仅能够提高环境内的氧气含量,帮助脑力工作者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处理工作,同时也可以降低空气中结核菌的密度,减少吸入的可能,提高吸入后被身体抵抗的概率。

2.勤锻炼。充足的睡眠与营养是提升身体抵抗力的关键。因此,不吸烟、不酗酒、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增加体质等,同样是避免感染结核病的有效手段。

3.少聚集。在人群密集场所应及时佩戴口罩,以免通过空气、尘埃等方式感染结核病菌。尤其是前往综合医院呼吸科门诊、结核病医院病房或门诊等环境中更是要佩戴好口罩并做到进出场所洗手消毒的行为。

4.关注身体健康。做好定期检查工作,周期性、阶段性地了解自身身体情况,以便于更好地管理、调养身体素质与体能。若家庭成员、亲朋好友、工作同事中有人确认为结核病,则需要第一时间进行专业的结核病筛查,如胸片筛查、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等。同时做好个人防护,如患者碗筷每天进行煮沸灭菌、被褥定期暴晒等,以免在家庭环境中出现交叉感染情况。

感染结核病该怎么办?

第一时间前往结核病专科医院进行全程规范治疗,大多数患者在经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治疗后都能够痊愈,同时也可以防止传染给家人、同事、朋友。一般情况下,结核病的总治疗周期在6~8个月左右,而耐药型结核病的治疗周期在18~24个月,具体情况会根据身体素质的不同有所改变。结核病病人应按医生要求进行规范治疗,若治疗不规范、不按时吃药、作息不规律等,可能导致整体治疗战线拉长,进而提高耐药结核病的出现概率。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