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得了慢性胃炎 如何治疗和预防?
2024-05-08 13:49:46
作者:管新影
作者单位:安徽省蒙城县中医院 脾胃病科
在当前就业压力大、工作节奏快的生活中,慢性胃炎已经成为困扰许多人的常见病症。不规律的饮食时间、油腻的食物、工作和学习的压力都可能是导致慢性胃炎的罪魁祸首。一旦患上了慢性胃炎,不仅会遭受反复的胃部不适,还会对日常的工作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面对慢性胃炎我们应当如何治疗并防范呢? 慢性胃炎的病因 生物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持续感染会导致胃黏膜活动性炎症,长期炎症免疫反应可能会引发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现象。90%以上的慢性胃炎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情况。 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胃炎或A型萎缩性胃炎是胃体萎缩为主的慢性胃炎类型,这种胃炎在自身免疫基础上发生。 物理因素:长期摄入浓茶、烈酒、咖啡,食用过热、过冷或粗糙的食物,都容易对胃黏膜造成反复损伤,最终导致胃炎的发生。 化学因素: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会抑制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破坏黏膜屏障。此外,尼古丁(烟草成分)也会影响胃黏膜的血液循环,导致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造成胆汁反流最终演变为慢性胃炎。 其他因素: (1)随着年龄的增加,患慢性胃炎的风险也相应增加。这可能与胃黏膜的退行性变、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

(2)口腔、咽部的慢性感染会通过吞咽动作将病菌带入胃部,从而引发胃炎。

(3)胆汁中含有的胆盐可破坏胃黏膜屏障,使胃液中的氢离子反弥散进入胃黏膜而引起炎症。

(4)如环境改变、气候变化等,若人体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就容易引起支配胃的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胃液分泌和胃的运动不协调,进而产生胃炎。

(5)长期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也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增加慢性胃炎的风险。 如何治疗慢性胃炎 药物治疗 (1)抗酸治疗: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包括H2受体拮抗药(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和质子泵抑制药(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从而缓解胃炎症状。

(2)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于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需要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通常采用三联或四联疗法,包括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或铋剂,从而达到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目标。

2. 手术治疗

(1)胃肠吻合术:对于因为慢性胃炎引起的胃壁疤痕形成等原因导致胃出口梗阻的患者,可以通过手术通过将小肠的一部分与健康的胃连接,食物可以绕过梗阻区域。

(2)部分胃切除术:当胃炎导致的胃损伤无法恢复或者出现胃癌前病变时,则会考虑切除部分胃。

(3)胃全切除术:如果胃功能受到损害,就有可能需要将整个胃部切除。 慢性胃炎的预防手段 规律饮食:保持每日三餐定时定量,不要饥饿过久,也不能暴饮暴食。规律的饮食习惯有助于胃酸稳定的分泌。 合理膳食:平衡饮食结构,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品,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类,减少高脂、辛辣、油炸及刺激性强的食物。 缓解压力:长期的精神压力和焦虑可加重胃部疾病,通过运动、旅游发展业余爱好等方式适度释放压力和负面情绪。 戒烟限酒:烟酒会对胃黏膜产生强烈的刺激,从而引发胃炎。戒烟限酒则是控制和预防胃炎的重要手段。 合理用药:避免或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可能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还可以遵医嘱使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保持健康体重:超重或肥胖会增加腹内压力,会加剧胃酸反流,从而刺激胃黏膜。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能够维持健康的体重。 定期体检:即使身体没有出现明显不适,也建议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及时就医:若出现持续性反复胃痛、胃胀、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最重要的是不要根据自己的经验购药用药。

慢性胃炎虽不是什么致命的疾病,但它却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我们一定要学会珍惜自己的身体,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要像照顾娇嫩的花朵一般对待自己的胃。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