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麻醉复苏中人文关怀的关键
2024-05-08 14:55:25
作者:覃卡
作者单位: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在现代医学中,麻醉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技术,它是指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失去知觉和感觉,从而达到无痛和肌肉松弛的状态。手术与麻醉的关系密不可分,在临床诊疗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不仅使手术成为可能、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帮助控制患者的生理反应,还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是确保手术期间患者安全和舒适的关键。

麻醉复苏则是指患者接受麻醉后逐渐苏醒的一个过程。手术结束后,麻醉医生会根据麻醉手术期间病人总体情况,决定病人离开手术室后的去向。需要确保病人安全度过麻醉恢复期再送返病房的,将转至麻醉复苏室(PACU)。所以手术后家属没看到患者出手术室先不用担心或紧张,可以询问一下患者是否被送到了麻醉复苏室进行监护。

麻醉人文关怀强调尊重患者、理解患者、关心患者,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这种关怀能够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还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通过提供心理支持、减轻疼痛、缓解焦虑等方式,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全麻术后复苏护理是术后恢复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需要医务人员对患者认真负责地照顾,体贴周到地人文关怀,这不仅对患者的康复产生直接影响,还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针对麻醉后身体可能出现的问题,医务人员一般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术后监测: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仔细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状况、皮肤颜色、尿量等变化;定期进行神经系统评估和疼痛评估。 呼吸道管理: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误吸,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和异物;观察有无喉头水肿。全麻的患者在进行气管插管前可在导管的套囊上涂少许盐酸利多卡因凝胶,防止患者在麻醉恢复期不能耐受气管导管而烦躁不安。 疼痛管理:合理使用镇痛药物、非药物疼痛缓解方法,如冷敷、按摩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 液体管理:根据患者的液体平衡状况和手术类型,合理调整液体的输入和输出,维持正常的血容量和循环稳定。清醒后病人感觉口干时,可给少量温水口服或将口唇湿润。 预防感染:遵循严格的手卫生和消毒措施,减少感染的风险;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监测体温和白细胞计数,及时发现感染迹象。 心理支持: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让患者了解麻醉程度及手术的大概进展情况,提供情绪支持和教育,帮助其应对手术和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和不适。由于家属不能进入,患者苏醒时间长时家属可能会出现焦虑、担心的情绪,医务人员主动与患者家属沟通,消除家属顾虑。 体温管理:注意保暖,一般会使用提高室温或加用盖被、电吹风吹被窝、使用体外加温治疗仪等方法,及时纠正寒战,必要时应用哌替啶。 另外,人文关怀还体现在术后正确的指导和及时、全面的随访: 让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中自然苏醒,避免粗暴的气道内刺激、暴力拍打或大声喊叫的方法催醒。 患儿给予安抚鼓励,搂抱,奖励物品等。 指导家属给予患者关心与陪伴,在康复期间适量协助患者科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活动,防止血栓形成和肌肉萎缩。 医护人员耐心讲解,根据患者麻醉恢复状况合理指导睡眠。 麻醉医师及时进行术后随访,详细了解患者有无麻醉并发症,同时表达慰问之情。 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随访时若要观察患者创口恢复情况,尽可能用清洁的敷料或巾单遮盖患者的隐私处。 无论是进行小手术还是大手术,麻醉过程对于患者的身心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麻醉复苏这个阶段对于患者恢复身体功能、减轻疼痛、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在麻醉复苏室的患者会得到专业医护人员的悉心护理,所以家属们可放心将患者交给医护人员。每位患者的疾病和身体素质不同,麻醉复苏的时长也不同,需要家属耐心等待患者达到自主清醒、生命体征平稳等一系列严格的出室标准后,由专业人员护送至病房。

我们要学习医疗相关知识,知悉医院每一项规定和诊疗流程,只有家属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内容,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患者才能早日康复。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