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对孩子反复感冒的原因及家庭护理方法进行科普,以期促进广大家长在孩子感冒时能够从容应对。
1孩子反复感冒的原因
(1)免疫力低下。免疫力是对抗疾病的第一道防线。小儿因尚未发育健全、缺乏运动锻炼、身体缺乏微量元素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免疫力低下,在初次感冒后,身体免疫屏障功能建立不足,缺乏对细菌、病毒再入侵的抵抗能力,导致病情反复,感冒再次发生[1]。
(2)饮食不当、营养不良。许多家长普遍认为孩子感冒后宜清淡饮食,以进食小米粥、白米粥等食物为主。孩子生病后为避免加重胃肠负担,引起消化不良,清淡饮食原则本没错,但家长忽略了感冒康复期间孩子营养水平的提高,单纯的小米粥、白米粥并不能满足孩子身体营养所需,容易导致孩子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导致接触细菌、病毒后再次感冒。
(3)睡眠不足。俗话说,早睡早起身体好!孩子感冒康复期间若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不利于身体各机能的恢复,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也随之减弱,不仅造成感冒康复进程变慢,也容易造成正在好转的病情再次加重,出现反复。
(4)不注意个人卫生。个人卫生对疾病的传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们经常接触到许多外来物质和人群,如果个人卫生习惯不良,不勤洗手,就容易将细菌和病毒带入口腔和呼吸道,再次引发感染而造成感冒反复。
(5)未根据气温变化添减衣物。孩子感冒后,大部分家长潜意识认为是孩子穿少受凉导致的,所以哪怕在室内或室外温度很高的情况下,仍会给孩子穿很多。
其实这是个误区,孩子穿的过多,不易散热,闷热汗出,毛孔张开,受风吹会导致再次感冒[2]。
(6)公共场所交叉感染。孩子感冒尚未完全康复期间尤其是流感流行期间,去封闭、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商场、超市、电影院等,容易近距离接触呼吸道传染病患者,造成交叉感染,引起感冒反复。
2预防孩子反复感冒的护理措施
了解了孩子反复感冒的原因,家长在面对孩子的病情时便不会束手无策,可通过相应的原因开展针对性的护理照顾,从而促进孩子早日康复,感冒不再反复。
(1)提高孩子免疫力。在平时生活中,鼓励孩子积极参与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项目,通过有氧运动的开展增强机体免疫细胞的活力,增强身体免疫屏障功能;并通过适宜的运动在促进全身循环代谢的基础上改善呼吸道黏膜的血液循环,增强呼吸道黏膜适应气温突变的能力和抵抗力,重建呼吸道防御屏障功能,从而抵抗细菌、病毒入侵[3]。同时,可带孩子去医院进行微量元素的检查,如缺乏铁、钙、锌等时,可根据医生的指导通过药物、饮食等进行补充,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2)调节饮食,补充营养。孩子感冒后在遵循清淡饮食原则的同时,家长应合理调整小儿饮食结构,除小米粥、白米粥外,可适当进食富含维生素、优质蛋白的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肉类,比如苹果、西兰花、花菜、番茄、瘦肉等,补充孩子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增强体质。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孩子感冒后饮食方面尽量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以防增加胃肠道负担,增加感冒反复风险。
(3)提高孩子的睡眠质量。帮助孩子规划作息时间表,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作息规律;并为孩子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在孩子如睡前可以适当的用温水泡脚,能够提高睡眠质量,也可以缓解孩子疲劳的状态。孩子只有得到充分的休息,才有利于病情的彻底康复,从而预防感冒反复。
(4)指导孩子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指导孩子勤洗手、勤剪指甲,并正确洗手,不能仅仅用清水洗手,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才能有效去除病原菌。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患者时,要尽量避免相互接触。
(5)根据气温变化添减衣物。季节交替期间,家长应密切关注气温变化,根据温差及时为孩子添减衣物,保证舒适、保暖。这里建议家长采用剥洋葱穿衣法,就是说穿衣服要像剥洋葱一样,穿搭多层,每一层都薄薄的,这样衣服与衣服之间会形成隔绝冷空气层,达到透气、保暖的作用,避免闷热汗出、受风着凉。同时,许多家长在孩子穿衣多少的问题上始终犯愁,不能准确判断孩子是否穿得合适。这里有两种方法可给予家长参考:一摸锁骨二摸背。如果锁骨是温热的,说明衣服穿的不多不少;如果后背有汗,甚至衣服都已经湿了,显然孩子需要及时减衣了[4]。
(6)公共场所加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孩子感冒康复期间,尽量避免带孩子出入公共场所;若需要到公共场所也叮嘱孩子勿接触公共设施,并戴好口罩。回家后更换衣物,加强手部清洗、消毒。
(7)接种疫苗。儿童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呼吸道感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可
以大大增强抵御相应呼吸道疾病的能力。因此建议每年秋季家长带孩子进行一次流感疫苗接种[5]。
综上,反复感冒对孩子身心健康有着较大的影响,家长在遵从医嘱用药治疗的同时,也应了解孩子反复感冒的原因,并结合原因开展针对性的护理照顾,
通过提高免疫力、调节饮食、提高睡眠质量、指导孩子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暖防寒、避免公共场所交叉感染、接种疫苗等悉心护理促进孩子早日康复,预防反复,促进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