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血液透析?
肾脏就像是人体的“滤网”,人体代谢产生的很多毒素都需要通过肾脏过滤,当肾脏功能衰竭时,也就是肾脏不能正常工作,体内的代谢废物、毒素以及多余的水分无法排出,过多的代谢产物在血液性中堆积,就会对身体产生毒害。血液透析的目的就是替代肾脏工作,把这些废物和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减轻肾脏的负担,恢复身体的功能。
二、什么是血管通路?
血管通路是指在患者身上建立的用于血液透析治疗的一种途径方式。它能在透析治疗时,把患者体内的血液引出体外,同时也能把经过治疗后的血液回输入患者体内。血管通路,分为临时通路和永久性通路。长期进行透析的肾友,一般会使用永久性通路。目前常用的血管通路有三种形式,即自体动静脉内瘘、人工血管移植内瘘及深静脉导管,除了以上三种血管通路以外,还有两种不常见的血管通路:动脉直穿透析和双静脉通路透析,这两种较少使用。
三、怎么护理血透患者的生命线?
1、内瘘使用前的观察护理:内瘘术之后患侧可能会出现手臂肿胀,这一症状是暂时性的,卧位时可用软枕垫高术肢,站立时用绷带抬高术肢前臂,促进血液回流,减轻末稍水肿。术后密切观察扩张内瘘搏动情况,每天用听诊器检查吻合口的血管杂音是否存在,通常在瘘口附近可听到响亮的收缩期吹风样血管音,动脉端较为明显,静脉端稍弱,并可触着瘘的血管有明显猫喘样震颤。若杂音和震颤消失应及时报告医生。
2、正确压迫止血:内瘘成熟时间要视年龄、血管条件的不同而异。中青年大多血管条件好的均可在4周左右开始使用,老年患者因血管壁脆而薄,首次使用最好在4-6周以后。
3、日常生活护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内瘘侧手臂皮肤清洁,防止皮肤感染,每次透析前用肥皂水和清水洗净内瘘侧的肢体(包括涂抹于内瘘侧局部的药物等),透析后穿刺部位勿接触水,穿刺点的血痂让其自然脱落,不得用指甲扣挖,以免感染出血。内瘘侧肢体不要佩戴手表或首饰等物品,不能穿袖口窄、紧的衣服;如果内瘘切口出现红、肿、热、痛要及时通知医生;冬季在患者的毛衣和棉衣袖(内瘘侧)下加拉链,便于透析时穿刺及保暖。避免内瘘侧手臂外伤,最后经常佩戴护腕,以免引发大出血,但是护腕的松紧要适度,不能压迫内瘘,以防内瘘闭塞,有动脉瘤患者,应用弹力绷带加以保护,避免碰撞,避免继续扩张引起意外,必要时及时来院治疗。鼓励患者家中购备听诊器,用于日常检查内瘘是否通畅,每天学会自我监测瘘管有无震颤或血管杂音3-4次,在服用降压药后、腹泻后、睡醒后也需要进行监测。具体方法:将2~3个手指放在动静脉内瘘上面,判定内瘘是否通畅,通畅的内瘘触摸时有血管震颤感,用耳朵能听到血管杂音,发现瘘管疼痛、出血,感染及震颤减弱或消失应立即来院治疗。如果穿刺部位出现血肿等症状,可通过压迫止血、冰袋冰敷等方式进行改善,或者使用药物消肿干预。
综上所述,对于维持性透析患者而言,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限至关重要,维护患者的生命线也比较重要,通过予以优质、科学、正确的指导,有助于维持生命线的通畅,延长生命线使用时间,保证患者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