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是将一根细细长长的、柔软可弯的导管,从手臂或大腿静脉置入、最终到达心脏附近的大血管的深静脉置管。PICC具有长期性、无痛性的特点,用于输液、输血、化疗等多种静脉治疗,是一种非常安全的治疗方式,在体内可留置6个月~1年,置管后的患者生活习惯基本不会受到影响。因导管可直接进入上腔静脉,此处血流量大,可迅速降低液体渗透压或化药物疗造成的局部组织疼痛,坏死,静脉炎。
一、什么是PICC导管?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PICC导管?PICC置管是指在无菌操作下、在超声引导下,通过贵要静脉穿刺,将末端导管定位于心脏大静脉,一般在上腔静脉的中下三分之一处。常选择经上臂贵要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无名静脉至上腔静脉。PICC导管的维护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二、PICC导管的维护主要包括哪些?
1.冲洗导管:冲封管时应脉冲冲管、正压冲管,确保导管的通畅。
2.何时冲管:导管使用后立即冲管、每次输液前后、静脉给药时、输注不同药物时、液体的输入速度不正常时、经导管抽血后、治疗间歇期每周1~2次,输注血液或血制品以及输注TPN、脂肪乳等粘性液体后应进行冲管,应使用10毫升以上注射器进行冲管。
3.封管方法——正压封管:(1)在封管时必须使用正压封管技术,以防止血液回流入导管尖端,导致导管阻塞。
(2)在注射器内还有最后0.5毫升封管液时,以边推注射液边退针的方法,拔出注射器的针头。
4.更换正压接头(或肝素帽):(1)取下连接导管的正压接头(或肝素帽),用消毒棉签消毒导管连接口多方位反复旋转7~15次,达到彻底消毒。新正压接头(或肝素帽)排气,连接新正压接头(或肝素帽)。
(2)何时更换:①每7天一次;②松动或受损时;③每次经肝素帽(正压接头)取血或输血后;④不管什么原因取下肝素帽(正压接口)。
5.更换敷料目的:预防感染。穿刺后第一个24小时更换一次,以后看不到穿刺点的每48小时更换,看到穿刺点的每7天一次,敷料松动或潮湿时随时更换。不能用于CT或磁共振等检查的高压注射。
三、PICC日常使用的方法
1.输液前:常规用10毫升以上生理盐水冲管,确认导管通畅后再输液。
2.输液中:输注高浓度、大分子液体后及时手动冲管,不可依赖重力静滴方式冲管。
3.封管后,妥善固定导管。
4.输血、采血后及时冲管,更换正压接头。
四、PICC的相关维护
1.置管术后 24小时后应换药一次,更换透明敷料。之后每周更换透明敷料一次。
2.严密观察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情况,有无红肿热痛、渗血、渗液及分泌物,外露导管长度有无变化,发现异常时应及时处理。
3.四禁三不:(1)四禁:①禁止使用小于10的注射器冲管给药;②禁止直接将胶布贴于导管上;③禁止将体外导管部分人为移入体内;④禁止连接器重复使用。
(2)三不:①不能用于某些造影检查时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②不能用于含有血液和药物混合的盐水冲洗导管;③不能将导管蓝色部分放在贴膜外,避免导管损伤后细菌进入体内。
五、PICC置管后的指导及日常注意事项
1.置管24小时内穿刺侧手臂减少活动;伤口停止出血前减少活动;避免提重、举高、用力甩膀活动;注意衣服袖口不宜过紧;置管一侧避免测血压及静脉穿刺。
2.穿脱衣服:置管侧手臂衣袖不宜太紧,穿衣时先穿置管手臂,脱衣时最后脱置管手臂。
3.日常活动:可以进行例如煮饭、洗碗、扫地等活动,置管侧手臂严禁提5公斤以上重物。另外严禁游泳、打球、拖地抱小孩、拄拐杖,或者用置管侧手臂支撑起床等。
4.定期维护:定期去医院维护PICC,一般是挂PICC维护门诊。
总之PICC导管的维护是一个全面、细致、规范的过程,需要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不仅可以减少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而带来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同时,它护理方便、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解决了肿瘤患者治疗周期长,化疗药对静脉血管、对局部组织损伤的问题,对保证患者配合治疗、完成化疗计划起到积极作用,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希望我的解答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