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需要消耗女性大量的精力,从生理和心理上均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所以,产后能否顺利调整心理变化、实现产后康复、掌握母婴保健知识及成功进行母乳喂养等环节至关重要。那么,接下来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产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哪些?产后细节恢复要做好哪些?
一、产后可能出现的问题
1.抑郁症。产妇在生产后,由于分娩对产妇的生理情况也造成影响,这种情况会使产妇的压力增加,从而导致产妇发生抑郁症的风险更高。引起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原因相对较为繁多,其中包括:(1)产妇对自身恢复的担忧:由于怀孕会使产妇的身材发生改变,很多女性在产后会产生出担心身材无法恢复至孕前状态的顾虑。(2)由于宝宝的到来会让产妇无法适应角色的转变,其情绪会发生兴奋至疲倦等转变,当产妇的情绪从高亢状态转到低落,使产妇能够表现出头痛、失眠等情况,增加产后抑郁症的风险。(3)对于初产妇而言,产妇缺乏育儿经验,在宝宝到来后产妇常常会产生较强的心理负担,增加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的风险。
2.腰腿痛。很多产妇在生产后会表现出腰痛、腿痛等诉求,这种情况的发生与孕期胎儿生长发育相关,受其影响下,产妇的子宫则会逐渐发育、增大,导致产妇的腹部重量增加,上述情况的变化会使产妇的重心发生改变。然而在产妇分娩后,产妇腹部的重量则会变轻,加之产妇在生产期间会消耗能量、体力等,所以产妇在产后发生腰酸腿痛的风险更高。
3.意外怀孕。哺乳期虽然无月经,但何时恢复排卵很难预测,在无任何避孕措施的情况下进行性生活而造成意外怀孕,由于两次怀孕的时间间隔相对较短,对产妇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较大。
4.尿失禁。产妇在产后发生尿失禁的风险相对较高,引起尿失禁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胎头对盆底肌肉的过度压迫与扩张,导致盆底肌肉的松弛与损伤相关,产妇在进行打喷嚏、咳嗽等腹压突然增加行为时,则更容易发生该症状。
5.乳腺炎。乳腺炎疾病是哺乳期产妇比较常见的问题,女性在产后其乳房会进行乳汁的分泌,容易发生乳汁淤积、堵塞等,增加产妇发生乳腺炎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发热、乳房疼痛、乳房肿块等现象。所以,应当重视乳房和乳头的护理,防止皲裂,做好乳房排空和清洁工作,并采取正确的哺乳姿势。
二、产后细节恢复所需做的措施
1.个人卫生。由于产后产妇抵抗力较低,出汗较多,容易感染,必须注意皮肤清洁,勤洗内衣裤及床单,并用温水擦浴,饭前、便后、哺乳前均应洗手。保持会阴清洁、干燥,勤换卫生巾,可促进伤口的愈合,预防感染,每天用温开水冲洗外阴,禁止坐浴。
2.母乳喂养。母乳富于营养、易消化,是婴儿最理想的饮食,采用母乳喂养的形式对新生儿提供营养物质,这种方式可以便于母亲与新生儿之间的感情建立,更利于产妇的身体恢复。所以,在产妇身体情况允许的状况下,应尽量选择母乳喂养。
3.饮食干预。对产妇提供科学合理的饮食护理,合理的饮食可促进产妇的恢复并有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重视荤素搭配、均衡营养,避免过度进补对产妇的身体恢复造成影响。在产后,食物应富有营养、足够热量和水份,宜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高蛋白质和汤汁食物,例如:花生猪蹄汤、鲫鱼豆腐汤等食物。
4.运动干预。在产后,产妇切勿进行剧烈体育运动,如果运动程度过于剧烈会不利于产妇身体的恢复,可造成伤口的裂开、子宫及脏器下垂等不良后果。所以应注意运动的科学性,并保持循序渐进的运动量。通过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产妇子宫恢复、排出恶露,使产妇能够早日康复。
5.心理干预。家人应多陪伴产妇,并多与产妇进行沟通,给予安慰与关怀,对产妇内心需求进行了解,掌握产妇的心理状况。为产妇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并做好环境的通风、清洁等处理工作,使室内保持干净、整洁。
6.产后体检。产后42天健康检查具有很大的意义,则需要到医院进行。它包括产妇和新生儿两个方面,检查目的在于了解产妇全身各系统及生殖器官恢复情况,了解乳房乳汁分泌及对新生儿喂养情况,及早发现异常,及时给予指导和处理。 产妇检查主要内容包括:全身一般情况、子宫复旧、切口愈合、乳房有无充盈肿胀及泌乳等内容。新生儿主要是检查身长、体重、头围、囟门大小、心肺功能等情况,了解喂养及大小便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产妇在产后应注意细节恢复,避免产后不良事件的发生,做好角色的切换、转变等,并做好生活中多个层面的干预,例如:饮食、心理等。同时还需要充分学习育儿知识,为新生儿提供更好的养育,使新生儿能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