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如何判断消化道活动性出血及处理
2023-07-21 10:48:47
作者:张伟吉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陵江镇中心卫生院内科

消化道活动性出血属于内科急症,患者会出现呕血、黑便的症状表现。若并发急性出血,会有明显的贫血症状外,还会出现意识障碍、皮肤黏膜苍白、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表现。那么,如何快速判断消化道活动性出血呢?在确诊期间又该如何处理?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一、消化道活动性出血的判断

1.一般来说,口腔咽部及肛门的活动性出血患者可有感知,这种判断比较简单,如呕血、黑便出现的频次不断增加,呕吐物呈鲜红色,排出暗红血便,或伴随活跃的肠鸣音,通常提示存在消化道活动性出血。此外,在充分补液、输血后,患者休克或外周循环衰竭表现未得以明显改善,或只有短暂改善,但随即再次恶化,血液下降、尿量减少没得到纠正,可提示患者存在消化道活动性出血情况。

2.通过胃镜或是肠镜检查,观察胃、结肠等病灶是否有喷血、渗血或出血征象之外,能判断出血点及出血量。

3.监测血色素、心率和血压的变化,若血色素低、血压持续性下降、心率频率逐步升高,表示血液在丢失和减少,消化道出血仍在继续。

4.检查中发现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以及血细胞比容不断下降,同时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上升,并在肾功能检查中发现存在尿素氮进行性升高,则考虑出现了消化道活动性出血。

除此之外,如胃管抽出较多的新鲜血液,也说明存在消化道活动性出血。

二、消化道活动性出血的处理

消化道活动性出血意味着出血量比较多,进一步可能会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紧急就医处理,配合医师治疗。

1.一般情况下,血容量达到1000~1500毫升时,就能够维持正常的循环和血压。消化道活动性出血患者血容量不足可会导致血压下降,并且使脉搏加速,容易出现休克。首先,及时有效的输液补充血容量,输入全血、血浆、右旋糖酐或平衡液,以维持重要脏器的有效灌注。其次,补充钠盐改善电解质紊乱,逐渐恢复身体及意识。而在治疗的过程中,保持呼吸道通畅,稳定控制血压,如出现意识障碍或者肢体抽搐的情况,则需进行抢救治疗。

另外,有必要的定期复查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尿素氮等,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保证一定的尿量。

2.消化道活动性出血随时都有可能导致出血增多引起周围循环障碍,甚至会诱发贫血、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因此,入院后患者应配合医师明确出血原因,比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癌、消化性溃疡等导致的消化道出血,快速明确后及时对症治疗,并根据不同的原发病选用有效止血方法,比如药物止血、气囊压迫止血或者内镜下止血。

3.对出血病因明确的患者,有必要对原发病的病因进行治疗,如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患者进行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比如扶他林、布洛芬等药物),最常见的损害就是胃肠道不适、溃疡等,年龄越大风险越大,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奥美拉唑、法莫替丁等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或胃黏膜保护剂。另外,要避免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比如阿司匹林;对于有消化道溃疡病史或者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应该避免进食过硬、过烫、过酸、过辣以及过于粗糙的食物,以减轻对黏膜的刺激。

4.在日常生活中,着重从非药物治疗方面进行养护消化道。首先,避免刺激性、粗糙坚硬的食物和暴饮暴食,宜用细软、少渣易消化软食,戒烟戒酒;其次,尽量避免重体力活、剧烈运动,避免情绪激动,保持乐观的心态,养成良好和规律的生活习惯。个别患者若症状持续、渐重,一定要注意观察大便颜色,若为黑色,应及时去医院复查胃镜,以免漏诊恶性疾病。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