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组以持续的,且程度轻重不等的情绪高涨或低落为基本表现的精神障碍,其特征是抑郁症和躁狂或者轻躁狂症状交替发作,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和自伤自杀倾向。双相情感障碍在成年群体与青少年群体中有着极为接近的疾病流行率,12岁之前双相情感障碍病发率约为10%,其中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发高峰时期为15~19周岁。此类患者不仅具备较高的自杀率和自残率,还会出现认知功能降低的情况,严重损害患者的心理健康,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影响。
根据最新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1)指出,双相情感障碍分为双相情感障碍Ⅰ型和双相情感障碍Ⅱ型,二者表现相似,只是在双相障碍Ⅰ型出现的是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在双相障碍Ⅱ型出现的是轻躁狂发作。双相障碍Ⅰ型典型病程特征为反复出现的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双相情感障碍Ⅱ型典型病程特征为反复性抑郁发作和轻躁狂发作。躁狂发高峰期为夏季,抑郁发作高峰期为冬季,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多疑、幻觉、妄想等症状。
如何正确与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进行沟通交流?
现阶段,随着我国现代医学模式的不断改变,目前临床在治疗该病时主要采取药物治疗手段,同时辅助电抽搐治疗,然而整体疗效欠佳,仍存在较高的复发率。那么,我们如何正确与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呢?
1.首先是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以和善、真诚、理解的态度接纳患者,使她体会到自己是被接受的。在开始建立护患关系时,可采用一些非语言的沟通方式,如面带微笑、轻抚患者的手、一个拥抱等,取得患者的信任,让患者有安全感,以帮助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给予关怀和支持,在抑郁状态时多鼓励患者,提高患者情绪,促进积极治疗,让他们感到被接纳和理解,学会理解患者的孤独感和和压力,建立双方信任感,帮助患者控制病情。
2.尊重和理解患者的情绪波动变化。这类患者由于疾病的原因,会出现情绪的高低波动,我们需要理解和接受这种情绪的不稳定性,不要给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和期望,尽量减少压力和冲突,避免给他们施压,提供持续的支持和关心,让他们知道无论在情绪高涨还是在低谷期,都有人支持和关心他们。
3.倾听患者感受。给予患者足够的时间述说自己的想法,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倾听患者的感受,帮助患者认清现实与妄想之间的差别,帮助患者控制自己的情绪,更好地配合治疗。
4.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有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我们要让患者了解疾病的知识,了解自身心理状态,有助于改善患者疾病症状。
5.保持自身的稳定情绪。在为患者提供支持和理解的同时,我们要注意保持自身情绪的稳定,沉着冷静应对各种状况,避免因患者语言引起自身情绪变化,以免刺激患者情绪波动更大,加重病情。
6.尊重个体差异。此类患者可能存在个体差异,需要个体化治疗与管理,与患者沟通时,需要尊重个体差异,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建议。同时,确保自己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便为患者提供准确和适用的建议。
总之,与患有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时需要耐心、尊重、理解和支持。通过建立信任性的关系,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建议,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应对疾病并配合治疗,早日恢复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