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可见麻醉在外科手术中的重要地位,但究竞什么是麻醉?麻醉医生到底是干什么的?为什么术前不能进食?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有这些疑问。接下来,五个常见麻醉知识,带你快速认识麻醉。什么是麻醉?麻醉医生是做什么的?
麻醉主要是指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全身或者局部暂时性失去知觉或产生镇疡作用,以便进行外科手术或其他治疗及检查等。
麻醉医生除了在手术前为病人做麻醉前评估、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案及施行麻醉外,在进行手术时,麻醉医生还必须负责处理病人因为接受麻醉及手术而引起的生理病理变化,维持病人基本生命体征平稳。另外,还必须根据手术需要调节病人的麻醉深度,预防及紧急处理麻醉中可能出现的异常,以免发生并发症,产生严重的后遗症。在手术结束时,麻醉医生又要让病人安全舒适地脱离麻醉状态,必要时为病人进行术后镇痛。
很多人对麻醉认识不足,错以为麻醉就是“打一针”这么简单的事儿,其实不然,麻醉看似轻松,实则需要扎实的医学功底和大量的知识储备。所以,麻醉医生常与死神为伴,被誉为“生命的守护神”。
什么是全麻?什么是半麻?
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方法可分为两大类:
1.部位麻醉:是用局麻药使身体的某一部位暂时失去感觉。常用的方法包括椎管内阻滞、神经阻滞、局部浸润麻醉和表面麻醉等。椎管内阻滞是将局麻药通过脊椎穿刺,注入到椎管内,其中注入蛛网膜下腔的称为腰麻,注入硬脊膜外腔的称为硬膜外麻醉。椎管内阻滞也是人们常说的“半麻”。神经阻滞是将局麻药注射到身体某神经干或神经丛,使其支配的区域产生痛觉传导阻滞。局部浸润麻醉是直接将局麻药注射到手术部位,以阻滞疼痛的传导,是临床小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表面麻醉是将渗透性强的局麻药如丁卡因等,经喷雾或涂敷于黏膜、结膜等表面而产生麻醉作用。
2.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是指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静脉或肌肉注射进入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暂时抑制,使病人出现神志消失、全身痛觉消失、遗忘、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弛。全身麻醉与局部麻醉的主要区别在于:全身麻醉病人意识消失,而局部麻醉病人意识清醒。
术前为什么不能进食进水?
术前禁食禁水主要是为了防止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呕吐反应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人在清醒时,气道对胃内容物有保护性咳嗽反射,防止它们进入肺内,但是麻醉以后,这些反射消失了,胃内容物一旦进入肺内常引发吸入性肺炎,甚至导致呼吸衰竭,成胁生命。
全身麻醉会对智力有影响吗?
现代麻醉技术采用的全身麻醉药均为对人体影响极小、代谢时间很快的药物,手术后可经人体新陈代谢完全排出。每年世界范国内有数千万的人使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实践证明,在专业人士的正确使用下,全身麻醉药不会对智力产生影响。
我是“千杯不倒”,能麻倒我吗?
全身麻醉时,长期酗酒者的确常常需要比一般人更大的麻醉药剂量,具体用量麻醉医生会根据专业指标进行调整,但不会出现“麻不倒”的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学的发展,麻醉学科已经从单一的手术麻醉发展为一门国术期医学,麻醉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麻醉,然而,对很多人而言,麻醉仍是一块神秘的“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