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天气的变化,早晚气温骤降,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感染了呼吸道病毒。这些病毒多为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等引起,其中以流感病毒最为常见。由于流感病毒的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且临床症状不明显,因此容易导致很多患者病情加重。 那么,哪些人群易患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哪些?哪些人不能用药?
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自身机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在我国,65岁以上的老人有2/3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慢性疾病,这部分患者如果得了流感,可能会诱发哮喘急性发作、肺炎等并发症。因此,老年人要积极治疗慢性病,以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孕妇
孕妇患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情严重程度比普通人群更高,由于孕妇的免疫系统比较脆弱,一旦发生呼吸道感染,病情就会比普通人群更加严重。因此,孕妇患上呼吸道感染后,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避免随意用药。孕妇在用药前应咨询医生,了解药物的详细信息,如是否有禁忌症、药物的副作用、注意事项等,避免药物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孕妇用药时应特别注意用药剂量和用药方法。建议在孕早期和孕中期可以考虑服用孕妇专用的感冒药来预防感冒,孕晚期则建议避免使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成分的药物,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婴幼儿
婴幼儿一般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后症状较轻,多在1周内恢复。对于婴幼儿来说,家长应密切观察其是否出现咳嗽、流涕、发热、咽痛等症状,如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此外,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易发生交叉感染,因此家长应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肥胖人群
肥胖人群,尤其是中心性肥胖,由于腹腔和胸腔内脂肪的增多,会影响胸廓的活动度,造成呼吸运动受限,可引起肺泡弹性降低,影响肺通气功能;另一方面由于腹腔内脂肪增多,腹压增高,胸廓活动度减少,活动范围减小,从而导致肺泡通气不足;同时肥胖人群常伴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这些疾病会直接影响呼吸肌力量的变化。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呼吸道的防御能力下降而增加呼吸道感染的机会。
过敏体质人群
感冒属于自限性疾病,是指疾病的症状在一段时间内自行消失。如果症状持续存在,就会发展为肺炎或其他并发症。患者可以选择多种治疗方法,如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若患者不能准确判断自己是否患上了感冒,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明确自己是否患上了感冒。如果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则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如果感冒是由普通感冒病毒引起的,则可以选择抗流感病毒药物进行治疗。目前常见的抗流感病毒药物主要包括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
总的来说,呼吸道感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休息,避免劳累,同时还要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外出回家后要注意对外套进行消毒处理。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减少感染的机会。对于患者来说,要多喝水、多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清淡饮食等。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通过物理降温的方式来缓解症状;而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则可以使用药物治疗。同时要根据病情来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例如:抗病毒药物、止咳化痰药物等。不建议自行随意购买药物治疗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