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一位45岁的职员,一年前开始经历右侧脸部剧烈的疼痛,这种疼痛像闪电一样突然,起初他以为是工作压力和睡眠不足导致的。但随着时间推移,疼痛加剧且频繁发作,甚至特定动作如刷牙、洗脸也能触发疼痛如刀割样,严重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和社交。经过诊断,张先生患有“三叉神经痛”。这是一种什么疾病?为何会导致如此剧烈的疼痛?今天,就跟大家一起科普“三叉神经痛”相关小知识。
什么是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指局限在三叉神经支配区内的一种反复发作的短暂性阵发性剧痛。三叉神经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经之一,它负责面部的感觉、咀嚼肌的运动以及泪腺、唾液腺等的分泌。当三叉神经受到某种刺激或损害时,就会引发剧烈的疼痛。
三叉神经痛的分类
根据病因的不同,三叉神经痛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1.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又称特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血管压迫、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反复发作的短暂性剧烈疼痛,呈电击样、刀割样和撕裂样剧痛,突发突止。每次疼痛持续数秒至数十秒,间歇期完全正常。疼痛发作常由说话、咀嚼、刷牙和洗脸等面部随意运动或触摸面部某一区域(如上唇、鼻翼、眶上孔、眶下孔和口腔牙龈等处)而被诱发,这些敏感区称为“扳机点”。
2.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又称症状性三叉神经痛,是指由颅内外各种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三叉神经继发性损害而致的三叉神经痛。如肿瘤、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表现为疼痛发作时间通常较长,或为持续性疼痛、发作性加重,多无“扳机点”。
如何鉴别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的症状与其他一些面部疼痛性疾病相似,因此很容易被误诊。但是,只要我们掌握了三叉神经痛的典型症状,就能够比较准确地鉴别出来。1.突发剧烈疼痛,持续几秒至几分钟,频繁发作。2.疼痛局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如眼角、鼻翼、口角等处。3.疼痛性质为电击样、刀割样或撕裂样。4.疼痛可能从一点放射至其他区域。5.存在触发点,如牙齿、嘴唇、鼻子、下巴等。6.伴随症状可能包括流泪、流涎、面部痉挛等。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外科治疗
1.药物治疗: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一线治疗药物主要包括卡马西平和奥卡西平。
2.外科治疗:包括射频温控热凝术、球囊压迫术、甘油注射、伽马刀治疗及微血管减压手术。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疗效最好和缓解持续时间最长的治疗方法。
三叉神经痛的预防
日常生活中,通过以下措施来降低患病风险:1.健康饮食:减少高糖、高盐、高脂肪食物,预防血管疾病。2.规律作息:确保充足睡眠,避免熬夜,以助神经系统恢复。3.适量运动:适度体育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降低慢性炎症风险。4.压力管理:通过冥想、深呼吸或瑜伽等放松技巧减轻压力。5.社交互动:保持积极的社交关系,获取必要的社交支持。6.牙齿保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预防和治疗牙周病和蛀牙。7.注意安全:参与可能造成面部伤害的活动时,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8.及时就医:面部出现疼痛或其他症状时,应迅速寻求医疗帮助。9.治疗系统性疾病:对可能引起三叉神经痛的疾病,如多发性硬化或糖尿病,进行积极治疗。
小结
三叉神经痛虽然是一种顽固的慢性疾病,但它并非无法治愈。通过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患者应保持积极的态度,与医疗团队紧密合作,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因此,当我们或身边的人出现类似症状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要及时就医检查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