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忙于应对工作、家庭和社交的各种压力,而忽视了一个悄然逼近的健康隐患——骨质疏松。但很多人往往认为这只是老年人的“专利”,与自己无关。事实上,骨质疏松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属疾病,它正悄悄地向年轻人逼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骨质疏松的神秘面纱,看看如何从现在开始预防它吧!
骨质疏松,不容忽视的“隐形杀手”
骨质疏松是指骨骼中的骨量减少、骨强度下降,导致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是常见的逐步发展变化的代谢性骨病,引起骨密度降低,损害骨骼的正常结构。可导致微小骨折或不明显的创伤,尤其是在胸椎、腰椎、手腕和臀部。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骨质流失严重,在早期,身体会感到轻微异常,如腰背疼痛、慢慢变矮,出现弯腰、驼背等。如果得不到重视,随着病情的进展,还可导致脊柱变形,甚至发生脆性骨折,其中最常见的是腕部、椎体或髋关节骨折。
关注身体信号,及时干预
骨质疏松症初期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常在骨折后或者检测骨密度时才发现。骨质疏松症的典型临床症状为疼痛、脊柱变形和骨折。
1.疼痛: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初期是从安静状态开始活动时出现,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夜间或负重活动时疼痛加重,并可能伴有肌肉痉挛,甚至活动受限,行走能力下降。
2.脊柱变形:身高变矮、驼背、脊柱畸形、胸廓畸形等,甚至胸廓变形压迫肺导致呼吸不畅,或挤压腹部脏器,引起便秘、腹痛、腹胀、食欲减低等不适。
3.骨折:属于脆性骨折,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轻微外力即可发生骨折。常见部位为胸椎、腰椎、髋部、肱骨近端、桡、尺骨远端、骨盆等。
预防骨质疏松,从现在开始
1.增加钙的摄入。研究资料表明在长期摄入富钙饮食的人群,其中只有1/4罹患骨质疏松。因此,钙质最好还是由食物中获得,即使已经确定患有骨质疏松,医生也会指导患者从改善饮食入手,并适当口服钙剂。每个人(特别是中老年人)要十分注意通过食物补钙。牛奶、骨头汤、海产品和绿叶蔬菜中含有较为丰富、可供人体吸收的钙离子,多吃这些食物有利于增加钙的摄入。目前医学营养学家特别推荐牛奶,中老年人每日坚持喝牛奶500毫升,可大大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
2.充足的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是人体组织细胞的基本单位,对骨基质的维护极为重要,如果长期低蛋白饮食就会引起骨基质中的蛋白质合成不足,导致骨密度下降,诱发骨质疏松。中老年人要保证满足机体的蛋白质营养需要,摄入充足的食物蛋白。鸡蛋、瘦肉、牛奶、豆类和鱼虾都为高蛋白食物,应合理搭配,保证供给。
3.不吸烟和少饮酒。酒精和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及其毒素可致成骨细胞中毒、破坏,使得骨量降低而诱发骨质疏松。人们要尽量做到不吸烟,少饮酒,至少是不大量吸烟,不酗酒。特别是到了中年后,务必戒烟和忌酒,即使喝酒也只是少量喝些低度酒如啤酒、葡萄酒和黄酒,且严格控制饮酒量和次数。
4.积极参加适宜运动锻炼。任何年龄段的人,预防骨质疏松都需要坚持科学运动。对于青少年、儿童,身体处于生长期,运动对骨量积累有很大帮助,尽量让“峰值骨量”最大化。有研究表明,跑跳运动(如打篮球、踢足球、打排球等)对骨量累积效果更佳。对于成年人来说,推荐规律的身体负重锻炼(比如跑步、各种球类运动等),一周锻炼五次,每次锻炼0.5~1小时,锻炼能增强肌力,提高神经、肌肉反应能力,降低跌倒风险。老年人或骨质疏松患者,可选择快走、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不建议做负重运动。
结束语
总之,骨质疏松虽然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健康问题,但它的影响却不容忽视。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保持骨骼的健康和强壮。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骨质疏松,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让我们行动起来,为自己的骨骼健康保驾护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