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子宫肌瘤的认识、治疗与生活调整
2024-05-14 16:51:37
作者:黄英燕  
作者单位:南宁市第二妇幼保健院

子宫肌瘤作为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许多女性对于这一疾病仍存在诸多误解和疑虑。本文旨在帮助女性朋友们更全面地认识子宫肌瘤,了解其治疗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作出适当的调整,共同守护女性的健康。

什么是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又名子宫平滑肌瘤,是生长在子宫上的肿瘤,其主要成分有平滑肌和纤维结缔组织,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发生于30~50岁的育龄期女性。据临床资料统计,其发生率为20~35%,但由于一些患者无症状而不会就医,实际发生率应远超这一数值。根据肌瘤与子宫壁的关系,可分为三类:1.肌壁间肌瘤:发生率约为60~70%,肌瘤位于子宫肌壁内。2.浆膜下肌瘤:发生率约为20%,肌瘤突出子宫外表面。3.黏膜下肌瘤:发生率约为10~15%,肌瘤向宫内生长,突出于宫腔,这类肌瘤往往会导致月经多,经期长。

子宫肌瘤的形成及原因是什么?

子宫肌瘤形成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考虑可能与女性的性激素水平和遗传等原因有关。有相关研究表明,拥有以下因素的人群患有子宫肌瘤的风险较高:如年龄>40岁;初潮年龄小;未生育或晚育;有子宫肌瘤家族史;接受过激素补充治疗;长期心情抑郁以及肥胖等。

生活调整与预防

1.随访观察无症状患者一般不需治疗,特别是近绝经期妇女,绝经后肌瘤多可萎缩或症状消失,可每3~6月随访一次,若出现症状可考虑进一步治疗。

2.药物治疗:(1)子宫肌瘤≤5cm的;(2)肌瘤较大,但是生长缓慢,并且没有任何不良反应。这两种情况可以采取药物的方式进行保守治疗。药物治疗的优点是安全性高,毒副作用比较小,但是缺点是见效比较慢,没有办法完全消除子宫肌瘤。

3.子宫切除术这个手术,很多女性都不太能接受,其实并非每一个子宫肌瘤患者都要进行子宫切除,主要是针对:(1)子宫增大>3个月妊娠期的大小的患者;(2)子宫肌瘤症状比较明显,肌瘤生长比较快速的,并且有可能恶变的患者,尤其对于年龄较大且没有生育要求的女性,这个手术比较合适。

4.子宫肌瘤剥除术这种方法比较适合35岁以下没有生育过的女性,因为这样的女性还有生育要求,所以必须保留子宫,仅仅需要剥离肿瘤,不损害子宫的正常组织,手术后还需要采用药物进行辅助治疗,避免子宫出现粘连,给未来生育带来障碍。

5.超声引导经阴道微波(射频)消融治疗这种手术方式是最近开展较多的微创手术,一般来说这种手术方式适合的肿瘤位置还是比较多的,比如肌壁间、粘膜下、压腔、部分外突等位置的肌瘤可以做。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子宫肌瘤?

1.健康、有规律的生活方式。经常进行体育锻炼,都可以降低患子宫肌瘤的危险。良好的性卫生习惯可以降低生殖系统炎症的发生,而生殖系统炎症,如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是子宫肌瘤发病的危险因素。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2.合理膳食。子宫肌瘤的形成与长期大量雌激素刺激有关,而动物实验表明,高脂肪食物促进了某些激素的生成和释放,所以肥胖妇女子宫肌瘤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因此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子宫肌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自我调节。子宫肌瘤的发生与女性负面情绪也有关联,据调查有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女性患子宫肌瘤的比例远高于正常女性。因此,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不良情绪的影响。

4.避免人流伤害。有研究显示,子宫肌瘤的发生与人流次数呈正相关性,采取积极有效的避孕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于做过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应合理使用激素类药物,避免雌激素对子宫长期和过度的刺激。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揭开子宫肌瘤的真相需要我们从认识、治疗和生活调整三个方面入手。只有全面了解这一疾病,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作出适当的调整,我们才能更好地守护女性的健康。希望本文能帮助女性朋友们更好地认识子宫肌瘤,为自身的健康保驾护航。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