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如何预防产后出血和感染
2024-05-07 11:10:49
作者:满秀青
作者单位:昭平县人民医院

产后出血和感染是产妇在分娩后可能面临的严重健康问题,它们不仅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威胁其生命安全。因此,预防产后出血和感染是每一位准妈妈及其家人都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将详细阐述预防产后出血和感染的方法和措施。

一、孕前与孕期保健,奠定良好基础

孕前和孕期的保健工作是预防产后出血和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准妈妈们应在怀孕前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评估是否适合怀孕。在孕期,定期产检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产检,医生可以及时了解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妊娠并发症,从而降低产后出血和感染的风险。孕妇在孕期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妇,如高龄、多胎、贫血等,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保健和治疗。

二、分娩期监护,确保安全顺利

分娩期是产后出血和感染的高发期,因此,严密的产程监护和正确的分娩处理至关重要。在第一产程,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产妇的宫缩情况、胎儿的心跳和宫口扩张程度,避免产程过长导致产妇体力透支和宫缩乏力。必要时,可给予产妇适当的镇静剂,保证其得到充分的休息。在第二产程,医护人员应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避免过度用力导致产道裂伤。对于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应提前做好准备,如备血、准备抢救药品和器械等。在胎儿娩出后,应仔细检查胎盘和胎膜的完整性,确保没有残留物留在宫腔内。

三、产后期护理,严防感染和出血

产后期是预防产后出血和感染的关键时期。产妇在分娩后应留在产房接受一段时间的监护,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产后出血等异常情况。医护人员应定期测量产妇的血压、脉搏和体温等生命体征,观察阴道出血情况、会阴伤口情况以及子宫收缩情况等。在预防产后感染方面,产妇应保持外阴部的清洁干燥,定期更换卫生巾和内衣。产后恶露的排出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产妇应注意保持恶露引流通畅,避免感染。同时,产妇应加强营养摄入,增强身体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产妇在产褥期应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免影响身体恢复。对于存在产后出血和感染高危因素的产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

四、环境与个人卫生,降低感染风险

保持良好的环境和个人卫生也是预防产后出血和感染的重要方面。产妇所处的病房应保持清洁、通风良好,定期消毒。医护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避免交叉感染。产妇本人也应注重个人卫生,保持身体清洁干燥。在产后恢复期间,产妇应避免盆浴和性生活,以免引起感染。同时,产妇应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波动对身体恢复的不利影响。

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预防产后出血和感染不仅需要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和护理,还需要产妇及其家人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因此,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产妇及其家人的防范意识至关重要。医院和社区应定期开展孕妇学校、健康讲座等活动,向准妈妈及其家人普及孕期保健、分娩知识和产后护理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健康教育,使产妇及其家人了解产后出血和感染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掌握正确的自我保健方法,从而提高防范意识,降低风险。

总之,预防产后出血和感染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孕前、孕期、分娩期和产后期各阶段的全面关注和综合措施。通过加强保健、监护、护理、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等方面的工作,以及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防范意识,我们可以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和感染的发生率,保障产妇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预防产后出血和感染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全方位、多角度地保障产妇的健康和安全。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每一位产妇及其家庭创造一个幸福、安康的未来。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