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颈部放疗后皮肤问题
放疗为头颈部肿瘤的常见性治疗方案,避免不了对皮肤组织受损。头颈部放疗后,可能会出现皮肤干燥的问题,放疗下皮肤原本的水分与油脂会有所减少,进而导致皮肤瘙痒与脱屑等症状发生。放疗会激活皮肤细胞,进而导致局部皮肤发红等炎症反应的出现,会让皮肤的耐受能力下降,甚至产生疼痛。此外,放疗还会导致皮肤瘀斑以及紫斑的出现,这是血管受损及破裂引发的皮下出血。放疗处皮肤干燥、脆弱,会导致患者可能发生皮肤干裂、溃疡与疼痛。
正常皮肤包括表皮层与真皮层,基底细胞为表皮层唯一的再生细胞。放射线对基底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破坏,导致基底细胞生长速度与表皮脱落速度失衡,再受到炎性介质渗出影响,真皮层的毛细血管损伤加重并发生膨胀,导致皮肤发生红斑与水肿等问题。放射线会导致毛囊以及汗腺原细胞有丝分裂产生抑制,进而形成毛发脱落和干性脱皮等问题。持续性放射治疗,皮肤还可能产生不同程度变化,根据美国放射肿瘤协作组(RTOG)急性放射反应评价标准,将急性皮肤毒性反应分为IV级(0级:无变化;I级:轻微红斑,轻度皮肤干性反应;Ⅱ级:散在红斑,因皮肤皱褶而导致的皮肤湿性反应或中度水肿;Ⅲ级:融合的皮肤湿性反应,凹陷性水肿,直径≥1.5cm;IV级:皮肤溃疡、坏死或出血。)
二、头颈部放疗患者护理
头颈部肿瘤放疗后结合患者症状,采取科学护理措施,对患者治疗和生活质量有所保障。
1.放疗前护理
(1)心理护理 放疗会对患者心理健康状态产生影响,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情绪。家属需要做到能够时刻关注患者情绪变化,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的个性特征以及接受能力为其进行相关心理辅导,让其形成对放疗引发反应的正确认知,培养自身病症治疗信心,提升临床依从性。
(2)口腔护理 头颈部放疗患者需要定期漱口,保证口腔清洁状态,用含氟漱口水漱口预防口腔溃疡与感染。去除金属牙套,放疗前必须拔牙,等到牙床愈合后再放疗。
(3)皮肤护理 应选择舒适且宽松衣物,以免局部静电导致刺激和摩擦。摘除金属佩戴物品,切忌使用化妆品,以防对皮肤进行刺激引发严重损伤。保证放射野局部皮肤的暴露,远离紫外线。
2.放疗中护理
(1)照射野皮肤护理 颈部放疗患者的局部皮肤会出现瘙痒和疼痛等反应,此时严禁患者通过任何形式挠抓、止痒,并且头颈部放疗患者皮肤损伤后,患者家属需要形成正确认知,并监督患者避免私自用药、远离阳光直射。患者洗浴时应选择温和不刺激的用具,使用温水与抽软毛巾轻轻擦拭照射野皮肤,不能随意涂抹肥皂等用品。头颈部肿瘤患者应保持腋窝、颈部、耳后部位的清洁、干燥。
(2)口腔护理 若发现患者发生口腔溃疡或感染,需要及时向医生上报,并遵医嘱为患者提供药物干预。
3.放疗后护理
(1)饮食护理 头颈部放疗会导致患者食欲与吞咽功能受到影响,引发患者口干与食欲减退等问题。因此,需为患者提供易于消化的饮食,增加患者饮水量,保持皮肤水分。日常生活中患者应自觉远离辛辣、刺激性食物,并且不能吃过热或者过冷的食物。
(2)疲惫护理 头颈部放疗后,患者多见疲惫、无力等感受,因此,应保证患者充足休息,对作息时间进行合理调整,以免身体过于疲惫影响精神状态。还可以通过散步、慢走或者八段锦等幅度较小的运动来调节自身的机体免疫功能与精神状态。
头颈部放疗患者治疗与护理干预期间,一旦发现皮肤反应或者其他不良感受需要立即到医院,严格遵医嘱进行干预。由于机体耐受能力存在差异性,因此,不能根据其他患者表现判断自身健康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