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关于留置尿管的那些事
2024-05-07 13:00:38
作者:王钟坪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
留置尿管是一种医疗操作,主要是帮助患者进行排尿,涉及将一个导管插入尿道,以引流膀胱中的尿液。这种操作通常在需要长时间检测或治疗泌尿系统疾病时进行,如尿道狭窄、前列腺肥大、尿道损伤等。留置尿管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被广泛用于治疗尿潴留、排尿困难、手术以及观察危重病人的尿量等情况。本文将详细介绍关于留置尿管的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1.留置尿管的操作步骤

1.1准备工作

在操作前,医护人员需要准备好必要的器械和材料。包括:尿管、导尿管包、手套、消毒剂、无菌铺巾、注射器、生理盐水、尿液收集袋等。同时,医护人员应确保手部清洁,穿戴好手套,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1.2患者体位调整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其体位以便于尿管的插入。通常情况下,患者需要采取平卧位或截石位,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应进行充分的沟通,使其了解并配合操作。

1.3消毒铺巾

在操作部位周围,用消毒剂进行广泛的皮肤消毒,消毒剂应涂抹均匀,并保持足够的接触时间以达到消毒效果。随后,铺上无菌铺巾,确保操作区域的无菌环境。

1.4检查尿管及润滑

在插入尿管前,操作人员应检查尿管的完整性,确保其没有破损或污染。同时,用适量的润滑剂涂抹尿管的前端,以减少插入时的摩擦和患者的痛苦。

1.5插入尿管

无菌操作下,医护人员用适当的力度和角度将尿管插入患者的尿道。在插入过程中,应保持动作轻柔,并观察患者的反应和尿液流出情况。如遇阻力或尿液流出不畅,应停止插入并重新调整位置或寻找其他原因。

1.6固定尿管

尿管插入到适当位置后,用固定带或胶布将其固定在患者的大腿或腹部,以防止尿管脱落或移位。固定时应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患者的舒适度。在固定好尿管后,应检查尿液引流情况,观察尿液引流袋中是否有尿液流出,以及尿液的颜色、质量和性状等。

1.7记录与护理

留置尿管操作完成后,医护人员应详细记录尿管插入的时间、尿液引流情况等信息。同时,应定期观察患者的反应和尿液引流情况,保持尿管的清洁和通畅。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隐私和舒适度,尊重其意愿和需求。

2.留置尿管期间注意事项    

留置尿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措施,用于帮助患者排放尿液。然而,在使用尿管期间,患者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尿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下是留置尿管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

2.1保持尿管清洁

在留置尿管期间,保持尿管的清洁至关重要。患者应该定期清洁尿管周围区域,避免细菌滋生。同时,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化学物质的清洁用品,以免对尿管造成损害。

2.2定期检查尿管

定期检查尿管是确保尿管正常工作的重要环节。患者应该留意尿管是否有脱落、打折、扭曲等情况,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同时,定期检查尿袋的充盈情况和尿液的性状,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2.3防止感染

感染是留置尿管期间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此,患者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消毒工作,保持尿管周围的皮肤清洁干燥。如有发热、尿液浑浊等感染症状,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2.4注意尿液变化

尿液的变化可以反映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尿管的使用情况。患者应留意尿液的颜色、量、性状等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此外,避免长时间憋尿,以免对膀胱造成损伤。

2.5避免尿管受压

尿管受压可能导致尿流不畅或尿管脱落。因此,患者在活动或休息时应避免尿管受到压迫或扭曲。如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应适时调整身体位置,以确保尿管的正常使用。

2.6饮食调整

合理的饮食有助于减少尿液中的结晶和沉淀物,降低尿管堵塞的风险。患者应保持均衡的饮食,增加水分摄入,减少高脂肪、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

综上所述,留置尿管是一项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医疗操作。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操作,并关注患者的反应和需求,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同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和建议,共同促进身体的恢复和健康。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