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产后出血应该怎样进行护理呢
2024-05-15 17:34:39
作者:续红红
作者单位:翼城县人民医院
在生完宝宝后,产妇可得好好休息,别太着急下床走动。这时候身体虚弱,一不小心就会受伤。是因为产妇生完宝宝,耗尽了气血,需要赶紧补回来,否则容易得病,甚至影响身体健康。那么,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先来看下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1、孕妇分娩时精神过度紧张

在产科学领域中,注意到一些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焦虑和紧张情绪。这些情绪状态对孕妇的生理机能产生了显著影响,尤其是可能导致子宫收缩的异常。当胎盘从子宫剥离后,由于血窦开放和血管闭合机制的异常,产后大出血的风险显著增加。因此,对于分娩过程中的精神紧张问题,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干预,以降低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

2、有流产史的孕妈

流产不仅会引发子宫内膜的损伤,更可能导致感染的发生,进一步导致子宫内膜发炎。这无疑增加了产后出血的风险,对产妇的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威胁。更为严重的是,流产次数越多,产后出血的概率就越大,这无疑是对产妇健康的一次重大打击。

如何预防产后出血?

1、产前预防:在孕妇进行产检的过程中,必须以极其严谨的态度,遵循所有的规范要求,实施全程的监测,这是为了充分保障母婴的身体健康。对于可能出现的贫血等问题,必须迅速地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及时进行纠正,避免对母婴的身心健康造成任何不良的影响。特别是那些存在出血高风险因素的孕妇,必须立即将她们转诊至具备处理此类复杂问题专业能力的医疗机构待产,以此来确保母婴的生命安全。

2、产时处理:在分娩的关键时刻,医护人员肩负着重要的责任,需要细致入微地监测产程的每一步进展,不容有失地保障母婴的平安。为了防止产妇在产程中因过度疲劳而影响生产,以及防止产程出现不必要的延长,医护人员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干预措施,以确保分娩过程的顺利进行。

3、产后预防:在完成胎儿娩出后,医疗团队应迅速为产妇使用宫缩剂,旨在确保胎盘的顺利分娩。如果发生胎盘滞留等异常现象,医疗团队应立即采取人工剥离措施,以防止可能引发的严重并发症。

4、产后处理:为了优化产后恢复,医疗团队应鼓励产妇尽早进行排尿动作。若出现排尿困难的情况,医疗团队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实施尿管插入等,以最大程度地减轻产妇的痛苦。

那么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产妇分娩后,身体状况处于极度虚弱状态,因此需要特别注意休养和护理。下面详细介绍产妇分娩后的护理要点,以帮助产妇顺利康复。

一、充分休息与观察

1、产妇分娩后需充分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精神状况、皮肤色泽、尿量等,以及子宫恢复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积极配合医生寻找产后出血的原因,迅速展开救治工作,确保产妇生命安全。

3、在输血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维持产妇足够的循环血量,确保输血过程顺利进行。

二、药物治疗与心理护理

4、在必要时,合理使用止血药和宫缩剂,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风险。

5、给产妇提供适当的心理安慰,给予精神支持,尤其是家人,要多多关心和陪伴产妇,让她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三、环境卫生与个人清洁

6、保持产妇所在环境的卫生清洁,室内通风良好,定期进行消毒处理,以降低感染风险。

7、注重产妇会阴部的清洁,每天使用“碘伏”擦洗2次,防止感染。

四、生活作息与营养补充

8、保证产妇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恢复。同时,注意营养补充,多吃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少量多餐,提高产妇的身体素质。

五、适度活动与情绪调节

9、病情稳定后,鼓励产妇适当下床活动,有助于伤口恢复和调节产后心情。

六、母乳喂养与子宫收缩

10、帮助产妇进行母乳喂养,不仅可以满足新生儿的需求,还能刺激子宫收缩,促进恶露排出,有利于产妇身体康复。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