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常帮助长期卧床患者翻身,以此来减轻局部组织受到的压力!
一般长期卧床患者的部分身体组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并缺乏脂肪组织,从而导致身体肌肉逐渐消退,皮肤营养和弹性随之降低,变成无肌肉包裹或者肌肉较薄,这些身体部位的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形成褥疮,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于是在护理过程中要注重皮肤方面的管理,帮助患者定期翻身,最好保持白天2小时翻一次身、夜间三小时翻一次身的翻身频率,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褥疮的产生,还能在帮助长期卧床患者促进血液循环。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患者皮肤的清洁工作,一旦患者有大小便的话,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并且日常多关注患者的皮肤状况,每日使用温水来为患者擦洗1到2次皮肤,擦洗完后用50%红花酒精按摩骨突出部位,并适当使用润肤、保湿等药物,例如赛肤润、尿素霜、玉泽等,帮助患者皮肤增加弹性。还需要保证长期卧床患者居住房屋内的干净,确保室内清洁、平整、干燥,多翻窗通气,保障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
二、适当给长期卧床的患者进行腿部活动和按摩,促进腿部的血液循环!
长期卧床的患者无法到户外进行活动锻炼,腿部很容易出现肌肉收缩,于是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帮助长期卧床的患者进行腿部运动和按摩。不能让患者的肌肉长期处于一种抑制状态,根据患者的病情设定关节运动计划。如果患者不能主动运动的话,需要家属帮助患者进行被动运动,以按摩为主,主要让身体各个关节沿各个方向(前、后、左、右、上、下)进行不同幅度(屈、伸、旋)的运动,整体为一遍运动,保证每日1到2次、一次3到5遍的频率,速度宜缓慢,手法轻柔,循序渐进同时配合按摩。但如果患者可以主动运动的话,可以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鼓励患者积极主动的进行运动,特别是身体各个关节,除了力量肌肉锻炼之外,最好还进行一些精细方面的运动锻炼。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以通过这些运动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关节面发生退行性变。
三、每天给长期卧床患者泡泡脚,每次保证20分钟以上的泡脚时间!
为了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建议长期卧床患者,每日使用温水泡一泡脚,时间最好在20分钟以上,以促进整个身体的血液循环,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缓解患者脚肿等症状表现,在泡脚的过程中还可以搭配着适度按摩,主要针对关元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复溜穴等穴位,达到舒经通络、活血化瘀的效果。
四、长期卧床患者调整日常饮食结构,确保健康饮食!
如果患者长时间卧床休息的话,很容易出现血黏度增高,影响到自身的血液循环,于是在日常生活中要适当调整饮食结构,以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低脂、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少吃甚至不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
总而言之,建议各位长期卧床患者做好日常护理措施,特别是需要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避免褥疮等并发症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