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医药的广泛使用,在临床上,中药不良反应发生频率明显增加,包括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等等,许多人疑惑中药是纯天然的,怎么会有不良反应呢?关于中药的不良反应,就由本人来带领大家了解一下吧。 中药不良反应有哪些症状呢? 中药有可能导致过敏反应,部分人群对一些中草药的化学成分会产生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等。中医也会导致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有些药物会引起胃肠的过敏反应,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的不适。另外,一些中草药的应用还会引起肝、肾的损伤,从而引起肝、肾的紊乱。中药还可能导致一些神经方面的不良反应,从而引起头晕,头疼,神经衰弱等症状,所以一定要对此加以关注哦。 中药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呢? 药物因素 中药具有丰富的有效成分,其中一些成分对特定人群会存在一定不良反应。比如一些体质较弱或者对药物过敏的人群,在使用一些含有刺激成分的药物时,会产生一些过敏现象。另外,药物的作用强弱对不良反应的产生也有一定的影响,剂量太大,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药品的配方及使用方法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由于中药的剂型各不相同,使用方法也存在较大差异,例如,某些中药属于外用药物,若误服用,将导致胃肠方面的不良反应。 年龄因素 儿童及老年人易发生中药不良反应,婴儿由于其脏器及生理机能还没有充分发展,其体内的药物代谢及排出能力较差,易产生不良反应。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脏器的功能会逐步下降,体内药物代谢缓慢,从而易产生不良反应。所以对于儿童以及老年患者,在采用中药治疗时需要重点关注。青少年由于生理功能的改变,对中医药物的耐受力也各不相同。另外,由于青春期学生多处在学业紧张、情感起伏大的状态,因此,一些药物的应用有可能对他们的身心造成损害,从而产生不良反应。怀孕及哺乳期女性在服用中药时也要格外小心,在妊娠及哺乳期间,因激素水平的改变,药物在不同个体内的分解与吸收情况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易出现不良反应,从而会产生不利影响。 个体差异 中药不良反应与个体差异也具有重要联系,部分慢性病或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机体对中药的吸收与排出能力下降,极易产生蓄积而产生不良反应。此外,个体的遗传因素也会对中药不良反应产生一定影响,部分人群有先天对特定药物具有很强的敏感性,普通中草药也会引起较大的不良反应。不同的基因型也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与速率,从而对疗效及不良反应产生重要作用。 中西医联合应用 中西医联合应用过程中,某些中药与西药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易产生不良反应。某些中草药会对西药的吸收、排出产生一定的作用,易使患者产生不良反应。中医与西医的治疗方法和原理也有较大差别,两者在联合应用过程中,会加重患者机体负担,从而会使药物产生不良反应,所以在中西医联合应用时,一定要对相关内容加以关注。
综上所述,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近年来在临床治疗以及保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中药也有不良反应,会对患者治疗的安全性造成影响,所以就需要对中药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加以关注,从而采取策略进行控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中药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