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骨折及其危害
骨折是指骨头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发生中断,通常由外力冲击、摔倒、撞击等原因导致。骨折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疼痛,还可能引发出血、感染、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及时有效的急救处理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二、骨折急救的五个步骤
1.判断伤情
在发现有人可能遭受骨折时,首先要迅速判断伤情。观察患者是否有明显的外伤、畸形、肿胀、疼痛等症状,询问患者是否感到骨折部位有异常活动或骨擦音。如有必要,可以触摸患者的受伤部位,但需注意避免加重患者的疼痛或造成二次伤害。
2.保持患者安全
在判断伤情后,要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的环境,避免进一步受伤。如有条件,可以将患者移至平坦、宽敞的地方,避免周围存在尖锐物品或其他潜在危险。同时,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能够正常呼吸。
3.止血与包扎
对于开放性骨折(即骨折端刺破皮肤)的患者,首先要进行止血处理。用干净的纱布或布条覆盖伤口,并用绷带或布带加压包扎,以控制出血。在包扎过程中,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同时,要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对于闭合性骨折(即骨折端未刺破皮肤)的患者,虽然不需要直接止血,但也需要对受伤部位进行包扎。包扎的目的是固定骨折端,防止骨折端移位或进一步损伤周围组织。可以使用绷带、三角巾等物品进行包扎,但需注意包扎的松紧度,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4.固定骨折端
固定骨折端是骨折急救中的重要步骤,其目的是防止骨折端移位、减轻疼痛、防止二次伤害。固定骨折端的方法有多种,可以根据患者的伤情和现场条件进行选择。
对于四肢骨折的患者,可以使用夹板、绷带、树枝等物品进行固定。首先,要将骨折端附近的关节固定住,以防止骨折端移位。然后,用夹板或其他物品将骨折部位固定住,并用绷带或布带将夹板与患者身体固定在一起。在固定过程中,要注意不要过紧或过松,以免影响血液循环或导致固定不牢。
对于脊柱骨折的患者,由于其伤情严重且容易引发并发症,因此必须特别小心。在固定脊柱骨折患者时,要使用硬板或担架等工具进行搬运,并确保患者的头部、颈部和脊柱处于稳定状态。同时,要避免患者自行扭动身体或改变体位,以免加重伤情。
5.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在完成上述急救处理后,要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专业医疗救助。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同时,要向医生详细描述患者的伤情、急救过程以及所使用的药物等信息,以便医生能够迅速了解患者的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三、注意事项
在进行骨折急救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避免盲目搬动患者:在判断伤情和固定骨折端之前,不要盲目搬动患者,以免加重患者的疼痛或造成二次伤害。
2.保持冷静:在紧急情况下,要保持冷静、沉着应对,不要惊慌失措或盲目行动。
3.尊重患者意愿:在进行急救处理时,要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隐私,不要强迫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治疗或检查。
4.注意安全:在进行急救处理时,要注意自身的安全,避免受到患者的伤害或感染。
四、结语
了解骨折的急救与初步处理步骤对于减轻患者痛苦、防止伤情恶化以及为后续治疗打下良好基础至关重要。在紧急情况下,要迅速、有效地应对骨折,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