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先来看看全身麻醉是什么吧?
1、全身麻醉是什么?
全身麻醉就是生活中经常说的“全麻”的全称,是利用静脉注射、肌内注射或者呼吸道吸入等方式,促使麻醉药物进入身体,对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暂时性的控制,促使痛觉和意识以及各种反射等消失,达到松弛骨骼肌的目标。但是这种抑制是可以逆转的。当药物含量逐渐减少之后,我们就可以恢复正常啦,而且相关治疗也都完成了。
那全身麻醉的具体过程是什么样的呢?
2、全身麻醉的具体过程是如何的?
在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护士会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在确定患者身份后,建立静脉通道,注入麻醉药物,顺着血管运转。同时,监测患者的心率、吸氧等。在这个时候,患者还是清醒的时候,所以,面对这个步骤的时候,不用害怕,吸氧只是起到辅助呼吸的作用。之后,会感觉昏昏沉沉的,在不存在痛觉或者意识之后,会进行口腔插管,起到辅助呼吸的功能。这个时候,基本不会出现任何感觉,只有在手术之后,可能出现咽喉部不适的现象。在手术完成之后,由麻醉医生操作,进行麻醉复苏,在达到拔管指标后,会拔出嘴中的管子。然后,送入恢复室进行观察。在确定生命体征平稳之后,护士护送我们回到病房。
虽说麻醉的过程中,这样一说看着非常简单,但是也是需要注意一些事项的,具体有哪些呢?
3、全身麻醉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3.1 麻醉的注意事项
在麻醉之前,要让患者禁食禁水(正常情况下是禁食6—8h,禁水2h。但是如果是吃母乳或者奶粉的婴儿,禁食时间为4—6h,禁水2h,可以喂食少量的水或者糖水,减少婴儿的哭闹,保证各项操作的顺利进行),做好胃肠道的准备,避免在麻醉或者手术的时候,出现胃液反流或者呕吐等物质进入气管,导致窒息或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尤其是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或者苏醒拔出导管、吸痰等过程中,一旦出现误吸,会导致致命的风险。
3.2 麻醉后的注意事项
在麻醉清醒之后,需要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或者血氧等指标,以便可以及时发现血压降低的问题,尽早干预,维持自身的生命安全。
同时,要做好吸氧的工作,以此维持自身的血氧饱和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而且,在全身麻醉之后,也是要禁食禁水的。特别是刚刚清醒之后,最好不要吃东西,预防胃肠受刺激,增加自身的不适感和风险性。
并且,在患者恢复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性,及时清理分泌物,帮助患者排痰,减少呛咳的出现,维护患者的治疗效果。
另外,要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如定期查看患者是否出现呼吸困难、青紫等症状,一旦出现,要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对症处理,确保自身的生命安全。
4、小结
综上所述,虽然全身麻醉看着非常地平静,但是身体之中的各个系统都经历着多种的挑战。但这也不是表示患者处于非常危险的状态,只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配合,就可以保证患者麻醉围术期的安全性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