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痛有妙招
2024-05-21 16:38:54
作者:彭金秋
作者单位:玉田县中医医院
  慢性盆腔痛是困扰一些女性的一类慢性疾病,长期疼痛不仅造成身体不适,也会产生心理方面的影响。对于慢性盆腔痛的治疗,中医有很多妙招,下面就针对慢性盆腔痛的表现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中医治疗方法。

慢性盆腔痛的表现及原因

慢性盆腔痛,是一种在较长时间范围内表现出持续疼痛的盆腔病症,一般时长达到6个月以上。疼痛外在表现部位并不固定,可能是下腹部部分疼痛,也可能是整个下腹部感到疼痛,也可能背部感觉疼痛,还可能在髂窝处感到疼痛,患者往往不能准确定位疼痛位置。而且,疼痛表现不具备周期性,时而明显,时而不明显,但在性生活后、月经前后以及疲劳状态下,疼痛感会出现加剧。持续性疼痛会造成患者性生活不和谐、抑郁、失眠、疲劳等情况。慢性盆腔疼痛的病因较多,如盆腔炎、盆腔粘连等情况,都可能导致产生持续性的疼痛。

慢性盆腔痛的中医治疗

针对慢性盆腔痛的治疗,中医有不少妙招,通过内服外治,能够有效缓解盆腔痛的症状。下面就针对内治法、外治法以及食疗法进行简单的介绍。

内治法:内治是通过服用中药汤剂,来消除患者的症状。不同症状表现,用药存在区别。比如针对气滞血瘀者,主要表现为下腹部胀痛或刺痛,情志不畅则腹痛加重,月经量多且有瘀块,白带增多且色黄质稠。对于此症,可以使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此汤药主要成分包含了乌药、丹皮、川穹、赤芍、桃仁、红花、五灵脂、当归等药材,用水煎服即可。再比如对于湿热瘀结者,主要表现为下腹胀痛,有时痛连腰骶,或劳累后加重,伴有白带量多,色黄等。对于此症,则可以使用连翘、金银花、升麻、红藤、生鳌甲、蒲公、桔梗、生蒲黄等药材加减,煎汤服用。再比如对于寒湿瘀滞者,主要表现为下腹冷痛或刺痛,得温痛减,白带量多,色白,月经量少或不孕,对于此症,则可以使用少腹逐淤汤,与桂枝茯苓丸配合加减使用,主要成分包含了川穹、当归、枳壳、延胡索、香附、牡丹皮等药材,煎汤服用即可。

外治法:除了内服药物治疗,慢性盆腔痛也可以通过外治法来治疗。一是针灸,对任脉、带脉、脾肾经穴施针,起到补肾强精、利湿解毒、扶正祛邪之功效。二是中药外敷,辩证选用中药打成粉末,以陈醋或蜂蜜调成糊状,在下腹部卵巢或子宫处进行贴敷。三是艾灸,针对气海、神阙、中极、关元几处穴位进行艾灸,症重则每日1次,症轻则隔日1次。四是推拿法,对疼痛痉挛处进行推拿按压,通过按摩放松与拉伸,让肌肉得到舒展,改善供血,缓解疼痛。五是平衡火罐,针对患者的腹部及背部等穴位,在进行火罐治疗的基础上,同时使用揉、抖、闪、走等技法,强化功效,疏通经络,调理脏腑。

食疗法:食疗是中医治疗中的一类特殊方法,对于慢性盆腔痛患者,可以通过食疗来缓解症状。比如可以食用赤小豆薏米莲子排骨汤,赤小豆、薏米和莲子,都有健脾利湿的功效,有助于缓解盆腔痛。再比如还可以饮用蒲公英荷叶茶,蒲公英清热解毒,荷叶清热利湿,二者共同煎茶饮用。需要注意,如果存在脾虚泄泻的情况,则不能采用上述的食疗法。

总的来说,对于慢性盆腔痛,可以利用中医方法,内服外治,对症施策,能够有效缓解病症。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