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识别、应对与管理策略
2024-05-21 09:23:55
作者:宋雯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第八医院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青少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其中精神健康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双相情感障碍作为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本文将简要介绍双相情感障碍的定义、发病原因和影响,并重点探讨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识别、应对与管理策略,旨在提高社会大众特别是家长和教师们对该问题的认识,从而早些采取行动,帮助孩子们顺利度过难关。

一、双相情感障碍概述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双相障碍,是一种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青少年期是双相情感障碍的高发期,患者在情绪、行为及社会关系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特征,如情绪波动大、行为冲动、人际关系紧张等。这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生活和社交能力,甚至可能导致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

二、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典型表现

1.情绪方面: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常表现为情绪高涨和低落交替出现。在躁狂发作时,患者可能表现出极度兴奋、自信满满,甚至狂妄自大;而在抑郁发作时,则可能陷入深深的绝望和无助感,情绪低落,甚至产生自杀念头。

2.行为方面:患者的行为常表现出冲动性和不稳定性。他们可能突然决定放弃学业或工作,进行高风险的消费或投资,甚至出现自残或攻击他人的行为。

3.社会关系方面:由于情绪和行为的不稳定,患者的人际关系往往紧张。他们可能与家人、朋友或同学产生矛盾,甚至导致孤立和排斥。

三、识别方法与技巧

要有效识别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家长和教师需密切关注学生的情绪、行为和社交变化。以下是一些有效的识别方法与技巧:

1.观察情绪变化:注意学生是否出现持续的情绪低落或亢奋,以及情绪波动是否频繁且剧烈。

2.留意行为异常:关注学生是否出现突然的行为改变,如逃课、酗酒、滥用药物等,以及是否表现出冲动性和攻击性。

3.了解社交状况:与家长、同学等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的社交状况,是否存在人际关系紧张或孤立等问题。

四、影响因素

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涉及遗传、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因素。遗传因素在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患者家族中往往有其他成员患有类似疾病。此外,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社会压力等也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着重要影响。

五、预防措施与建议

为预防青少年患上双相情感障碍,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2.优化家庭环境: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提供温暖、支持和稳定的家庭环境,避免过度溺爱或忽视孩子的需求。

3.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社会应加强对青少年的关爱和支持,减少歧视和偏见,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六、配合治疗与康复工作

一旦青少年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家长和教师需积极配合专业人士进行治疗和康复工作。这包括:

1.遵医嘱服药: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不得擅自停药或更改药物剂量。

2.定期随访: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与医生沟通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心理干预:心理治疗在双相情感障碍的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

七、总结

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精神健康问题,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造成巨大威胁。作为家长和教师,我们应密切关注青少年的情绪和行为变化,提高识别能力,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家庭环境,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共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让我们携手努力,守护每一个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让他们在阳光下快乐成长,迎接美好的未来。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