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腹胀、腹痛、恶心…可能是肠梗阻
2024-05-22 15:19:18
作者:雷书林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市全州县人民医院 胃肠肝胆痔瘘外科
肠梗阻作为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始终是必须高度警惕和迅速应对的医疗挑战。例如,有一位中年男性患者突发剧烈腹痛和频繁呕吐被紧急送到医院,经过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确诊为肠梗阻初诊时。这位患者因为及时就医,经过手术治疗,恢复了健康。肠梗阻的发生往往突如其来,但很多人对此知之甚少。因此,本文主要介绍肠梗阻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了解更多,能及时识别这一紧急情况。

1.什么是肠梗阻?

肠梗阻,是指肠道内的内容物因为某种原因不能正常通过,导致肠道的部分或全部梗阻。根据梗阻的部位不同,肠梗阻可以分为小肠梗阻和大肠梗阻。根据梗阻的程度,又可以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梗阻,完全性梗阻意味着肠道内容物完全无法通过,而不完全性梗阻则表示肠道内容物仍有少量通过的可能。

2.肠梗阻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腹痛:肠梗阻时,肠道试图通过加强蠕动来克服阻碍,这种过度的蠕动会引起间歇性的剧烈腹痛。

腹胀:由于肠道内容物和气体不能正常通过梗阻部位,会在其上方积聚,导致腹部膨胀,这种腹胀感通常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剧。

呕吐:肠梗阻可以导致肠道内容物逆流至胃中并引发呕吐。小肠梗阻时,呕吐物可能包含未消化的食物或肠道内容物;而大肠梗阻时,呕吐可能较晚出现,且呕吐物不含食物残渣。

停止排气和排便:肠梗阻会导致肠道气体和粪便无法正常排出,患者可能会出现没有排气或排便的情况,这是肠梗阻的一个重要临床特征。

腹部压痛和肌肉紧张:在梗阻部位及其周围,患者的腹部可能会出现压痛,且腹壁肌肉可能因为反射性保护而变得紧张。

3.哪些情况下,可能发生肠梗阻?

肠梗阻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中,但以下情况下的人群风险较高:

肠粘连:手术后,特别是腹部手术,可能会形成粘连带,这些粘连带有时会挤压肠道,导致梗阻。

肠扭转:肠道的某一部分绕着其自身轴线旋转,可能会切断肠道的血液供应并阻塞肠腔。

肠套叠:肠道的一部分滑入相邻的另一部分内,类似于望远镜的收缩,这种情况多见于儿童。

肠道肿瘤:良性或恶性的肠道肿瘤都可能随着生长而阻塞肠腔。

异物:不慎吞食的异物或者肠道内的结石(比如胆囊结石通过胆肠瘘进入肠道)可能导致梗阻。

炎症性疾病:如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可能导致肠壁肿胀,进而引起梗阻。

肠道疝气:肠道的一部分突出到腹壁或其他组织中,可能会被卡住,导致梗阻。

先天性畸形:新生儿和婴儿可能因为先天性肠道畸形而发生梗阻。

肠道缺血:血液供应不足可能导致肠壁肿胀,进而引起梗阻。

药物或疾病导致的肠蠕动减弱:某些药物或疾病可能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导致内容物停滞并最终引起梗阻。

4.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保守治疗:对于轻微的或不完全性肠梗阻,首先采取保守治疗,包括禁食以减轻肠道负担、静脉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支持、胃肠减压通过鼻胃管抽吸胃内容物以减少肠道压力。这种方法适用于没有组织坏死或穿孔风险的患者。

药物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使用药物来缓解症状或治疗肠梗阻的原因。例如,使用抗生素治疗因感染引起的炎症,或使用药物改善肠道蠕动。

内镜治疗:对于由肠道内异物或部分肿瘤引起的梗阻,内镜手术可以用来移除异物或瘤体,这是一种相对微创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当肠梗阻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肠壁坏死、穿孔或完全性梗阻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目的是解除梗阻,可能包括切除受损的肠段、解除扭转或套叠、去除肿瘤或异物等。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设置造口,即将肠道的一部分引出体外,以便排泄物的排出。

支持性治疗:无论采取哪种治疗方法,支持性治疗都是必不可少的,包括疼痛管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5.总结:

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它的症状包括腹痛、腹胀、呕吐等。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多样,但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大家能够对肠梗阻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在必要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