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骨科医生为您科普骨质疏松
2024-05-15 15:20:52
作者:邓庚德
作者单位:宜宾市第六人民医院 骨科

每当提及骨质疏松,我们的脑海中都会不自觉地浮现出一群驼背、拄着拐杖行走的老人的形象。显然,老年人与骨质疏松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60岁以上老人,老年女性占比远远超过老年男性。

骨质疏松是怎么发生的呢?

人体健康的骨骼一生都在不断分解并重建。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绝经之后),骨骼分解的速度会加快。由于骨骼重建无法跟上骨骼分解的步伐,因此骨骼会退化并变得脆弱。目前,骨重建的失衡被视为导致骨质疏松的核心病理机制,即骨的形成和吸收失衡,导致骨生成减少和骨吸收增加,进而引发骨量的减少。

骨质疏松的常见类型

绝经后骨质疏松与激素水平密切相关。在年轻女性的正常生理周期中,激素水平稳定且体内钙含量丰富,所以较少出现骨质疏松,绝经以后激素水平会大量的下降,导致钙的流失过多,从而引发骨质疏松的问题。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主要是年龄增加引起器官功能减退,骨代谢、骨活性降低,加上钙和维生素 D 的摄入、合成不足,骨代谢调节障碍,使得成骨不足,老年男性骨丢失量与速度低于老年女性,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程度轻于女性。

上述两种类型的骨质疏松主要出现在老年群体中,然而,骨质疏松并非仅限于老年人,特发性骨质疏松是未知的各种原因导致的骨质疏松,可能影响到任何年龄段的人群。如果骨吸收增加,或者青春期生长突然增加,骨量突增、骨形成和吸收的平衡被打破,又或者与钙代谢异常有关,都可能出现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还可以由其他疾病引发,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型糖尿病、库欣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肾脏疾病、胃肠疾病和血液系统疾病以及长期大量服用一些影响骨质代谢的药物等。

骨质疏松的症状

骨质疏松早期可以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极易被患者忽视。但随着病情进展,骨量的不断损失,骨微结构开始发生变化,继而出现乏力,容易疲劳,劳累后加重,负重能力下降甚至无法负重。在姿势改变时、长时间行走后、夜间或负重活动时出现腰背等部位的疼痛,甚至出现活动受限,疼痛多为弥散性。严重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可使身高改变、脊柱畸形、甚至脊柱变形和骨折,这些症状可能导致日常生活中的功能障碍,或者影响心肺功能的胸廓畸形。严重的腰椎的压缩骨折,也会牵连到腹部脏器,出现便秘、腹胀等症状。并且可能在轻微外伤或日常活动时容易出现骨折,即脆性骨折,若骨质疏松未得到矫正,骨折部位再次骨折的几率增加。青少年发病期间会出现生长停滞情况,容易多发骨折。

如何治疗骨质疏松?

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可以到医院骨科或骨质疏松专科门诊就诊,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的继发性骨质疏松,我们首先应治疗原发病或者停用有影响的药物,再进行针对骨质疏松的治疗。

临床医生会根据患者病史、体格检查、骨密度的测定、影像学检查,以及必要的血液生化检查来诊断骨质疏松,并进行对症、对因治疗。对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和已经发生过脆性骨折的患者,应使用有效的抗骨质疏松症药物。大多数骨质疏松症药物是通过降低骨骼分解的速度发挥作用。有些药物是通过加快骨骼重建过程来发挥作用。无论哪种机制都可以增强骨骼并降低骨折风险。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年轻人缺乏运动、营养失衡和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是骨质疏松出现的原因。预防骨质疏松,成人特别是50岁及以上人群,应保证每日充足的钙摄入,采取适量日晒、服用药物性钙、药物性维生素D以辅助钙吸收,避免长期卧床,适当进行负重体育锻炼以及参加改善平衡和姿势的运动,同时避免吸烟、酗酒、饮过多含咖啡因饮料。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