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很多朋友被骨质疏松症所困扰,比较影响日常生活,但是大部分人对于骨质疏松症并不是很了解,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什么是骨质疏松症以及关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药物有哪些吧。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属于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骨密度和骨量减少、下降是主要特征,也是导致骨微结构被破坏、骨脆性增加的主要因素,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主要可以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还可以分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全身骨骼疼痛、乏力、驼背,由于骨脆性增加而引发的骨折以及腰背部疼痛等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症状。骨质疏松症病因可能主要和骨吸收增加、骨形成减少相关,此外,如内分泌疾病、结缔组织疾病、慢性肾脏疾病、胃肠疾病、血液系统疾病、钙摄入不足、缺乏运动、吸烟、过量饮酒以及长期服用药物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药物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药物种类繁多,各有其适应症和特点,在选择治疗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年龄、病情、性别、骨质疏松程度及潜在风险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同时,药物治疗还需要需与患者的生活方式调整、饮食营养补充等综合措施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在使用任何药物前,还需要咨询专业医生,并且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服用。
1.骨肽片:骨肽片是在动物骨骼中提取的一种肽类物质,它的作用是可以增加患者的骨密度、促进患者的骨细胞生长等,骨量减少以及骨质疏松症的早期患者比较适用,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时应该遵循医嘱,并且注意药物的疗程和使用的剂量。
2.阿伦磷酸盐:阿伦磷酸盐属于骨吸收抑制剂的一种,它可以通过对破骨细胞活性的抑制,来减少骨质的丢失,骨折风险较高的患者和中重度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比较适用;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以及建议下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并且需要观察患者的胃肠道由于药物所引起的副作用。
3.降钙素:降钙素能够降低血液中钙离子的浓度,从而减轻高钙血症,以此来缓解骨质疏松症的症状;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使用该药物时,应该对血钙水平进行监测,防止低血钙症的情况发生。
4.维生素D和钙: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营养素是维生素D和钙,他们分别能够促进钙的利用和吸收以及促进骨骼的形成和维持;适量的补充维生素D和钙对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有着重要的意义。
5.双膦酸盐类:双膦酸盐类是骨吸收抑制剂比较强效的一类药物,它可以通过对破骨细胞功能的抑制,来减少骨质的丢失,骨折风险较高的患者以及中重度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比较适用;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使用该类药物时应该定期监测肾脏功能,防止其肾脏毒性的发生。
6.激素与调节剂:激素类药物比如、雌激素等以及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能够调节激素水平,从而改善骨质疏松的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该类药物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因为激素类药物可能会存在一定风险,比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
7.氟化物与甲状旁腺素:氟化物能够提高骨密度,增加骨量,但是如果患者长期使用则可能会导致氟骨症;而甲状旁腺素则能够调节患者体内的钙磷代谢,从而促进骨形成,但是,这两类药物的长期效果和副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所以,在临床应用这两种药物时应该慎重考虑。
8.中药与多重作用药: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中药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活血化瘀、补肾壮骨等功效,一些中药单体药物或者中药复方制剂已被证实具有改善骨质疏松的作用;另外,一些既能促进骨形成的药物又能抑制骨吸收的药物等多重作用药物也在不断研究和探索中。
总之,在对骨质疏松症进行治疗时,选择合适的药物是很重要的,一定要特别重视,另外,在治疗过程中,也需要经常与医生保持沟通,对病情变化密切关注,以便及时地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