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尿常规检查的注意事项
2024-05-15 14:16:08
作者:杨晓曼
作者单位:商丘市中心医院 检验科

尿常规检查是医学检验中的一项重要项目,也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检查之一。通过尿常规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尿液成分,从而评估肾脏、泌尿系统等器官的健康状况。本文将详细介绍尿常规检查相关知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一检查。

什么是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是通过对尿液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比重、成分等进行化验分析,以了解患者泌尿系统、肾脏等器官的健康状况。该检查简便、快速,对于某些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尿常规检查的目的

尿常规检查的主要目的在于:1.了解泌尿系统是否存在感染、炎症、结石等病变。2.评估肾脏的滤过、重吸收、分泌等功能是否正常。3.监测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胆疾患等)对尿液的影响。4.评估某些药物对尿液成分的影响。

尿常规检查的内容

1.尿液颜色:正常尿液颜色为淡黄色,透明度较高。异常尿液颜色可能提示疾病的存在。

2.尿透明度:正常尿液呈清亮透明状。若尿液混浊,可能含有大量结晶、血液、脓液或乳糜等成分。

3.尿酸碱度(尿PH值):正常尿液的PH值在5.5~7.5之间。尿液PH值的变化可能反映肾脏的酸碱平衡功能。

4.尿比重:正常尿液比重在1.015~1.025之间。尿比重的变化可能反映肾脏的浓缩功能。

5.显微镜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等成分,以了解泌尿系统的健康状况。

6.化学检查: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糖、酮体、尿胆原等成分,以评估肾脏的滤过、重吸收功能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对尿液的影响。

尿常规检查的注意事项

1.收集新鲜的尿液:最好在早上起床后第一次排尿时进行尿液收集,因为此时的尿液比较浓缩,更容易检测出问题。同时,应确保尿液在收集后尽快送检,避免长时间存放导致尿液成分发生变化。

2.避免污染:在收集尿液前,应先彻底清洗外阴部,并使用消毒湿纸巾擦拭。女性患者应避免在经期进行尿液检查,以免血液混入尿液中影响检查结果。此外,在收集尿液时应避免将外阴部的细菌污染尿液,可使用医院提供的一次性尿杯或收集器。

3.收集足够的尿液:尿液收集容器应该足够大,可以容纳至少50毫升的尿液,并确保完全填满。尿液过少可能导致某些成分的检测不准确。

4.告知医生用药情况:一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尿液测试结果,因此在进行尿液检查前,应将任何正在服用的药物告诉医生。

5.空腹检查:如果医生要求进行空腹检查,则应在收集尿液前至少8小时不进食或饮水。这有助于减少食物和水分对尿液成分的影响。

6.遵守医生的特殊指示:如有特殊要求,应遵守医生的指示,例如在收集尿液前需要进行特定的准备工作。

总结

尿常规检查是一项简便、快速、有效的医学检查项目,对于了解泌尿系统、肾脏等器官的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尿常规检查时,需要注意收集新鲜的尿液、避免污染、收集足够的尿液、告知医生用药情况、空腹检查以及遵守医生的特殊指示等事项。通过正确的操作和注意事项的遵守,可以确保尿常规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