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血液病染色体就一定有问题么?
不一定,因为一些血液病在染色体水平是看不出来的,要从基因的角度来分析。
那不查染色体行不行?
不行!
那血液病患者为什么一定要检查染色体呢?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染色体?
对于普通人来说,染色体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那染色体是什么?染色体是细胞分裂时,由DNA蛋白质纤维螺旋化形成的棒状结构。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可以储存和传递信息,控制细胞分化、发育。正常人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6条,其中有22对常染色体,两条性染色体X和Y。男性正常染色体为46,XY,女性正常染色体为46,XX。
染色体异常都有哪些改变?
染色体异常改变包括数目异常与结构异常。数目异常包括丢失与增加。主要结构异常包括易位(t)、缺失(del)、附加异常(add)、inv(倒位)等。
染色体对于治疗血液病的作用是什么?
1.寻找靶向药。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许多血液病已经寻找到了有效的靶向药,很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例如,伴t(9;22)(q34.1;q11.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该易位可以导致BCR-ABL1融合基因形成,对络氨酸激酶抑制剂有效。可以通过服用伊马替尼、尼洛替尼、达沙替尼等药物,进行靶向治疗。
2.精准诊断。血液病的诊断很重要,精准的诊断有助于有效的评估患者的预后。在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WHO(2016)分类急性髓系白血病伴重现性细胞遗传学异常中,大多数疾病都是根据染色体异常来诊断的。
3.预后评估。不同类型的血液病治疗效果不同,染色体在某些血液病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根据最新的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AML指南中,根据染色体结果将AML预后分为好、中等、差三个预后分层。准确的预后分层可以指导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4.移植效果评估。一部分血液病患者,经过疗效评估后,需要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来治疗白血病。如果供者与患者性别不同,可以通过染色体结果查性染色体,来区分供者细胞与患者细胞,观察移植效果,或者如果患者复发,可以观察患者复发细胞的来源。
5.诊疗效果评估。白血病患者在经过治疗后,通过定期检查骨髓染色体,观察治疗效果。
现如今,监测白血病残留的方法有很多,如流式的微小残留、融合基因定量等。但这些方法都存在一些局限性。所以染色体检测不能被替代。总而言之,染色体在白血病的诊断、预后分层、疗效评估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血液病患者在发病初期、治疗后检查染色体还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