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妊娠期糖尿病,一文为您答疑解惑
2024-05-15 11:39:58
作者:陈秀红
作者单位:中山市人民医院南朗分院 妇产科

秉持着再苦不能苦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过上了猛吃海喝、躺着不动的生活模式。殊不知,“甜蜜的烦恼”悄悄来临——妊娠期糖尿病,一不小心成为糖妈妈。妊娠期糖尿病,代号GDM,简单来说,就是怀孕前并没有糖尿病,怀孕后出现的糖代谢异常。

哪些人容易得妊娠期糖尿病

1.肥胖孕妇

肥胖孕妇患上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明显增加,主要原因是体重过重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胰岛素是一种调节血糖的激素,当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时,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从而导致血糖升高。怀孕期间,孕妇的胰岛素需求量增加,如果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就容易出现妊娠期糖尿病。

2.高龄孕妇

高龄孕妇易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原因有多种,其中包括生理因素和生活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的胰岛素敏感性逐渐下降,导致血糖调节能力降低,从而增加了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此外,高龄孕妇往往伴随着肥胖、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这些因素也会增加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另外,不良的生活方式,如缺乏运动、饮食不均衡等也是导致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要原因。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

1.胎儿血糖升高

妊娠期糖尿病会导致胎儿血糖升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母体血糖水平升高,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二是胎儿自身产生胰岛素的能力不足。当胎儿血糖升高时,会对胎儿的生长和发育造成影响,甚至可能导致胎儿发生先天性畸形。胎儿血糖升高会增加胎儿出生后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低血糖是指新生儿出生后血糖水平过低,可能导致抽搐、呼吸困难等严重后果。此外,胎儿血糖升高还可能导致胎儿体重过大,增加分娩的风险,增加产妇和胎儿的并发症发生率。

2.影响孕妇身体健康

妊娠期糖尿病会对孕妇的身体健康造成多方面的危害。高血糖会增加孕妇患妊娠高血压、子痫病等并发症的风险。孕妇患上妊娠期糖尿病后,胎儿也容易受到影响,可能导致胎儿过大、难产等问题。妊娠期糖尿病还会增加孕妇在分娩后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给未来的健康带来隐患。

妊娠期糖尿病的预防措施

1.调整饮食结构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孕妇在怀孕期间出现的血糖升高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会对母婴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预防妊娠期糖尿病显得尤为重要。其中,调整饮食结构是一项有效的预防措施,通过合理的饮食安排,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碳水化合物是影响血糖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孕妇在饮食中应适量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避免摄入过多的简单碳水化合物,如糖和白面包等,而应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等。增加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是维持血糖稳定的重要营养素之一,孕妇可以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如食用鸡肉、鱼类、豆腐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多食用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可以帮助孕妇维持血糖稳定,同时也有益于胎儿的发育。建议孕妇每天摄入五种不同颜色的蔬菜水果,以确保获得多种营养素。控制饮食次数:分餐可以帮助孕妇控制血糖水平,避免出现血糖波动。建议孕妇每天分成三餐,早餐、午餐和晚餐,同时可适量加餐,保持血糖稳定。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合理安排饮食,可以有效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孕妇自身的健康,也有利于胎儿的发育,是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2.适当运动

在怀孕期间,女性的身体会经历许多变化,其中包括激素水平的变化和体重的增加。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从而增加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血糖的稳定,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适当的运动对于孕妇来说非常重要,但在进行运动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选择适合孕妇的运动项目,如散步、瑜伽、孕妇健身操等。避免剧烈运动和高风险的运动项目,如激烈的有氧运动、重量训练等。其次,注意保持适当的运动强度和频率,不要过度劳累。最后,在进行运动前应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并随时监测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不适应该立即停止运动。总的来说,适当的运动是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定期进行适合孕妇的运动项目,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稳定血糖水平,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然而,孕妇在进行运动时需要注意适当性和安全性,避免过度劳累和高风险的运动项目。通过合理规划和实施运动计划,可以有效预防妊娠期糖尿病,保障母婴健康。

怀孕期间孕妇需要定期到医院做产检工作,观察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另外还要注意多休息,保证足够睡眠时间,尽量减少长时间熬夜。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